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试论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23 16:26

  本文关键词:试论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单亲家庭 隔代教育 情感交流 心理沟通 行为引导


【摘要】: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教育功能方面存在较大欠缺,使单亲儿童在情感、心理、学习及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解决隔代教育下的单亲儿童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注重行为引导,提高隔代教育质量,让生活在隔代教育下的单亲儿童能够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关键词】单亲家庭 隔代教育 情感交流 心理沟通 行为引导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功能应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如果家庭教育功能不良,势必给孩子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变革,生活节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雪军;;单亲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发展趋势[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晓初;;单亲家庭子女隔代教育下心理状况的个案调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13期

3 孔屏;周利娜;刘娟;;祖父母教养与孙子女情绪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8期

4 乐善耀;;摆正隔代教育中的三角形[J];中华家教;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世龙;家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项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徐东;;幼儿家庭素质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陈东辉;赵萌;;浅析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道德发展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09年19期

4 赵杰;李守彪;;家庭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忧思[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俊;;家长教育培训研究:从家庭教育到家长教育(下)[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6 高瑛;;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7 袁淑英;刘兆熙;;中国实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必要性[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8 薛玉;;家庭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8期

9 李慧;;对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于淼;;家庭教育如何在小学生口才培养中发挥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丁建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朱乐怡;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莉娟;石家庄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雄鹰;回族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社会化的质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丁小斌;回族中学生的宗教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忠;家庭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娟;农村母亲教养观念与女童自我意识的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刘力;天津市区高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舒敏;;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4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5 郭平;;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6 刘凤瑜;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状况与特点[J];教育改革;1997年02期

7 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8年03期

8 苏亚杰;;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丽颖;祖父母教养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到应有的关爱(师生一起下水写感受)[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1年Z2期

2 段潋;;为单亲家庭孩子撑起爱的天空[J];江苏教育;2011年11期

3 鲁海燕;;单亲家庭孩子的学校教育策略[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4 ;单亲家庭走出的明星[J];人生十六七;2007年01期

5 宋玉林;;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下);2011年05期

6 ;明星走出单亲之家[J];男生女生(金版);2002年09期

7 江南;;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小作家[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02期

8 孺子牛;;超级偶像的单亲“制造”[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4期

9 顾桂荣;;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饱含情感[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6期

10 马驹;;用心灵感动心灵 用情感赢得情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攸连秀;卜春艳;章永伟;;健康教育从心理沟通开始[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莎莎;吴晓秋;赵艳艳;;安康医院护士如何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翠凤;;浅谈单亲家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4 谢昕蓉;;浅谈推拿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沟通[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彭飞跃;;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李宏波;闫凤玲;;浅谈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沟通[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林小丰;;爱,伴我行——记单亲孩子的教育案例[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8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龙剑初;;与“留守学生”心理沟通中教师的作用[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张新媛;;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及心理沟通[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若愚;隔代教育要扬长避短[N];保健时报;2005年

2 小尘;隔代教育也能双赢[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蒋文杰;“隔代教育”要“四忌”[N];中国老年报;2003年

4 余朝霞;隔代教育问题多[N];中国人口报;2003年

5 谭亚明;“隔代教育”,两代人的尴尬?[N];中国人口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晶琳;隔代教育的是是非非[N];黑龙江日报;2005年

7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郭蓄芳;假单亲家庭”更伤孩子[N];健康时报;2005年

8 王博凡 迟玉军;隔代教育弊病多[N];吉林日报;2004年

9 孟昭丽 张华;隔代教育弊端多[N];新华日报;2003年

10 刘聪文;如何引导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N];宜春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公海;企业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唐震;泛网络互动、认知与协调满意成效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光;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7 吴郑红;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姣;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荆玮;单亲家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成盼盼;论虚拟社会中人的情感归属[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潘吉;单亲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5 王峧;单亲家庭幼儿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龚鑫;单亲家庭初中生人际交往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满娇玲;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8 胡俊丽;离异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复原力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李星;试论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继敏;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06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06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