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8:29

  本文关键词: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人 考试应对 策略 自我效能感


【摘要】: 本文以考试应对策略作为切入点,以成人学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人学员考试应对策略。首先,在国内外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界定了“成人考试应对策略”;其次,运用结构式深度访谈发现了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五个维度和考试方法;然后,对成人学员使用的考试方法进行了现状调查,同时根据五个维度研制了《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继而以《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目前成人学员的考试应对策略现状进行了调查;最后,对成人学员进行考试应对策略的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结果:(1)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结构包含了五个维度:主动性、全面性、独特性、变通性、有效性;(2)根据这五个维度研制的《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总体上得分比较高,说明成人学员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4)成人学员考试应对策略在性别、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年限、考试种类、婚姻状态、职业上都有显著的差异;(5)成人的自我效能感与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独特性、变通性、全面性、主动性、有效性以及总分之间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6)干预后测的成人考试应对策略在主动性及总均分上高于前测,并且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7)成人学员对调查表中大多数的考试方法不但知道,而且大多都用过,成人学员常用的考试方法排在前五位的是“标志法”、“猜测法”、“理解法”、“重点识记法”、“突击法”,而排在后面两位的是“拉近关系法”和“总结分析法”。 本研究针对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现状对成人学员、任课教师、教务管理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对成人学员帮助他们进行考试应对策略的评估,进而对成人学习有效辅导;对教师增强他们传递考试应对策略的意识,使讲授的课程更加符合成人学员的需求;为学校管理者改善和提高成人培训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成人 考试应对 策略 自我效能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前言9-17
  • 1.1 本研究的背景9-15
  • 1.1.1 成人学习研究的概述9-12
  • 1.1.2 成人应试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12-15
  • 1.2 本研究的构思15-17
  • 1.2.1 本研究的目标15-16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16-17
  • 第二部分 考试应对策略及其有关领域的文献综述17-30
  • 2.1 学习策略17-20
  • 2.1.1 学习策略的概念17-18
  • 2.1.2 学习策略的分类18-20
  • 2.1.3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关系20
  • 2.2 应对策略20-22
  • 2.2.1 应对策略的定义20-21
  • 2.2.2 关于应对策略的研究21-22
  • 2.3 考试应对策略22-27
  • 2.3.1 考试应对策略的概念界定22-24
  • 2.3.2 考试应对策略的国内外文献24-26
  • 2.3.3 考试应对策略的辅导与训练26-27
  • 2.4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27-30
  • 2.4.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27
  • 2.4.2 自我效能感与考试应对的有关研究27-30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30-61
  • 3.1 前期研究30-36
  • 3.1.1 访谈的目的30
  • 3.1.2 访谈的方法30
  • 3.1.3 访谈的对象30-31
  • 3.1.4 访谈的材料31
  • 3.1.5 结构化深度访谈的结果31-36
  • 3.2 成人考试应对方法的现状调查36-39
  • 3.2.1 研究的目的36
  • 3.2.2 研究的方法36
  • 3.2.3 研究的被试36-37
  • 3.2.4 研究的结果37-38
  • 3.2.5 讨论38-39
  • 3.3 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的研制39-45
  • 3.3.1 问卷研制的目的39
  • 3.3.2 问卷研制的样本39
  • 3.3.3 问卷研制的实施39-45
  • 3.3.4 小结45
  • 3.4 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调查研究45-56
  • 3.4.1 调查的目的45-46
  • 3.4.2 调查的方法46
  • 3.4.3 调查的对象46
  • 3.4.4 调查的工具46
  • 3.4.5 数据及其处理46
  • 3.4.6 调查的结果46-52
  • 3.4.7 讨论52-55
  • 3.4.8 小结55-56
  • 3.5 自我效能感与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56-58
  • 3.5.1 研究的目的56
  • 3.5.2 研究的方法56-57
  • 3.5.3 研究的被试57
  • 3.5.4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57
  • 3.5.5 小结57-58
  • 3.6 成人考试应对策略的干预研究58-61
  • 3.6.1 干预的目的58
  • 3.6.2 干预的对象58
  • 3.6.3 干预的方法58
  • 3.6.4 干预的过程58
  • 3.6.5 数据的处理58
  • 3.6.6 干预结果与分析58-59
  • 3.6.7 小结59-61
  • 第四部分 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61-64
  • 4.1 本研究的结论61-62
  • 4.2 本研究的建议62-64
  • 4.2.1 对成人学员的建议62
  • 4.2.2 对成人培训机构的任课教师的建议62-63
  • 4.2.3 对成人培训机构的管理者的建议63-64
  • 第五部分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64-65
  • 5.1 本研究的创新64
  •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设想64-65
  •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65-68
  • 第七部分 附录68-87
  • 附录 1《成人考试应对策略开放式问卷》(成人学员版)68-69
  • 附录 2《成人考试应对策略开放式问卷》(教师版)69-70
  • 附录 3《成人考试应对策略开放式问卷》(管理者版)70-71
  • 附录 4 成人考试应对方法汇总(示例)71-73
  • 附录 5 《成人考试应对方法调查表》73-75
  • 附录 6 《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初稿75-78
  • 附录 7 《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完成稿78-80
  • 附录 8《自我效能感问卷》80-81
  • 附录 9 问卷调杳研究实施须知81-82
  • 附录 10 《成人考试应对方法调查表》答卷样例82-84
  • 附录 11《成人考试应对策略问卷》答卷样例84-86
  • 附录 12 《自我效能感问卷》答卷样例86-87
  • 致谢87-88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慈如;周锡韬;梁贞才;;录音师及其培养——兼谈成人教育开办新专业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李景舒;;成人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88年02期

3 王正才 ,王行松;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 彭金智;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 为商服务——江苏商业系统成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5 ;香港有50万人下班后即赶往学校上课[J];中国人才;1990年06期

6 臧晋平;国外继续教育人员的培训[J];中国远程教育;1991年09期

7 胡白云;桃花江上成教花——全国成人教育联系点桃江县成教十年[J];成人教育;1991年07期

8 潘其廷;;成人教育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J];现代大学教育;1992年01期

9 ;教学要为了应用[J];成人教育;1993年07期

10 程闻;台湾的成人教育(三)[J];北京成人教育;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人教育[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刘登贤;;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推动成人教育护理专业实习改革的思路[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骆亚珍;;论成人教育的管理[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第五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论文(调研报告)暨首届全国成人教育研究生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辉汉;赵夏林;;依靠成人教育 振兴农村经济[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6 李仕法;宋小玲;;对成人教育中创新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正身;;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王伟明;;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宁波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摘选)[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吉U,

本文编号:918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18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