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岁流动超常儿童人格对创造力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10-12岁流动超常儿童人格对创造力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选取10-12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共66名,采用问卷法分别考察其人格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流动超常儿童的人格对其创造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0-12岁的流动超常儿童:(1)创造力各维度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10岁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2)在人格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上均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其中,12岁组在人格宜人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10岁组;(3)人格的外向性对创造力的流畅性(47.9%)和变通性(56.1%)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而宜人性对创造力的独特性(29.6%)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流动超常儿童 人格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流动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追踪研究与教育模式探析”(项目批准号:EBA1103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63
【正文快照】: 1引言创造力指提出并产出具有新颖性和适用性工作成果的能力[1],受到智力、人格、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创造力均需要以智力为基础[2],且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中等以上智力是创造力较高发展的临界线[3]。一般情况下,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水平显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子;;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 “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实验项目”正式启动[J];百姓;2009年07期
2 申继亮;王兴华;;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教育探究;2006年02期
3 洪德厚;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5 师保国;徐玲;许晶晶;;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6 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7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6期
8 宋晓辉,施建农;创造力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简介[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9 罗彦红;石文典;;创造力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评述[J];心理学探新;2010年02期
10 程黎;庞亚男;李泊;朱丽娟;;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探[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石卫;中小学素质教育与主要心理素质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卫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刘爱琴;巧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古诗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黄兴帅;论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素质结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聂宜民;陈红艳;姜曙千;于晓峰;;高等农业院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7 王长乐;文化、人格及其教育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瞿建芬,葛明贵;中小学创造心理教育的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陈显盈;;浅谈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罗玲玲;;创意产业兴起的条件及其思考[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罗火钱;;从学生角度谈GIS人才培养[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树梅;;当代德育教育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童颖;;科学活动中大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6 陈兴良;;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7 傅跃建;于斌;;浅析精神障碍及其患者肇事行为的预防[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叶乐宁;陈武林;;EPQ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测试情况报告[A];湖北民政医学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苗军芙;万梅红;;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研究[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高云娇;余艳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维亚;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初玉霞;任务特点、认知风格对情绪与创造表现关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田金亭;基于CAT的中学生创造力评价技术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艳萍;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心理思想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梁若冰;毒品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雪猛;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调查与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冷鸿涛;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培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莺;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峰;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葛桥;论工读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学;2010年
7 朱平原;情绪状态影响高中生远距离联想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先俊;赣南老区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人格分析与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海芳;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季又君;基于教育功能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子;;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 “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实验项目”正式启动[J];百姓;2009年07期
2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自尊及其稳定性和保护作用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郑晓康;李新宇;;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6 李玉英;应该客观评价流动人口子女[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7 周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8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9 邹泓;刘艳;李晓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Z1期
10 骆伯巍,高亚兵;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何资桥;进城农民工子女初中阶段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清;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张希;流动人口子女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求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周海霞;进城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学习适应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自在;;关于求异思维与学习成绩、性别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的测验报告[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华维鸿;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3 亓圣华;张彤;李繁荣;李志伟;梁胜;;体育锻炼与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4 肖兴政;从韩信的人格特征谈人格培养[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朱卫红;;大学生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6 崔光成,姚齐和;医学生与师范生人格特征比较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7 宋专茂,冯冬梅;有自杀倾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8 石海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2期
9 高心湛;但开风气不为师——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人格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10 杨群,王锐安,杨瑞,刘喜文;非军人护生人格特征与教学管理的改进[J];护理研究;2005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凤华;王凯;;汉族、蒙古族高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晶;王才康;;军人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镇;张建新;;自传体记忆与人格的关系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平;;当代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就业危机感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宋崇升;王健;邹义壮;张进国;李亚军;宋少刚;王云辉;;正常人多导睡眠监测首夜效应与人格相关性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肖海霞;;律师人格特征与个人偏好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顾凡;文涛;;知识型员工的人格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钱宇凤;吴远;;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孙丽娟;;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明姬;施俊琦;王垒;;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的修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教师应具备五种人格特征[N];青海日报;2001年
2 老涂;诺奖得主卢瑞亚谈自传人格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贾晓燕;良好心理与健全人格[N];济宁日报;2009年
4 韩文;实现理想自我所具备的人格特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石彤;诗人巨贾黄怒波[N];财经时报;2006年
6 郝琳;孩子,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江苏省姜堰中学 张顺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本报记者 董毅然;专家揭秘30位中国领袖人格特征[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凌军;缔造人格特征 抬升国货形象[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东方愚;企业家精神应由“小变通”向“大变通”转型[N];东方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宁丽;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克波;师范生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曾斌;中国人跨文化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小异;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董巍;上海警察职业生涯承诺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6 秦梅;大学生网络激情与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洁;上海市女中学生与混合中学女生人格特征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徐茂云;医生人格特征与医疗纠纷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纪伟;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决策风格及其与人格类型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3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4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