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对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影响:普高生与职高生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06 11:05

  本文关键词: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对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影响:普高生与职高生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普高学生 职高学生 家庭功能 生存质量 社会责任心


【摘要】: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了708名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生存质量和社会责任心的差异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普通高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生存质量和社会责任心均显著优于职业高中学生;(2)普高、职高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对其社会责任心的预测效应不尽一致,普高学生社会责任心受家庭功能亲密度和适应性两维度及生存质量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两维度的复合影响,而职高学生社会责任心主要受家庭功能亲密度及生存质量的社会功能维度的影响;(3)普高学生的家庭功能通过中介变量生存质量间接影响社会责任心,而职高学生的家庭功能直接影响社会责任心和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普高学生 职高学生 家庭功能 生存质量 社会责任心
【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SCG323)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15271)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责任心是个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责任关系的反映,是社会和他人的客观要求在个体身上引起的主观认识和内心体验。责任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感和责任行为三个维度(姜勇,庞丽娟,2002)。作为责任心的一个重要类型,社会责任心尤为引起众多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英;于胜刚;;学生学校生活质量指标——基于现状调查的实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赵兴奎;张大均;;社会责任心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姜勇,庞丽娟;幼儿责任心维度构成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4 金河岩;朴华英;;家庭功能与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5 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6 陈强;;初中生家庭功能类型与其价值观形成的关系探讨[J];应用心理学;2009年01期

7 刘勇;谭小宏;;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5期

8 胡国清 ,孙振球,黄正南;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J];中国卫生统计;2002年02期

9 白兰婷,姚贵平;职业中学高一学生心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1期

10 费立鹏,沈其杰,郑延平,赵靖平,蒋少艾,王立伟,汪向东;“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正常家庭与精神分裂症家庭成员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彤;中等职业学校品德不良学生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素君;中职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雪;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赵世伟,周庆天,辛兵,王庆林;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评价离退休干部家庭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3 刘翩翩;;自我责任心的研究进展及其整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4期

4 刘庆武,周少平,李军,陈全发,张雯芬;436名医学生生活质量研究[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徐玉玲;叶浩生;;责任心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6 许琼;许秋娜;李岩梅;;高中生生活质量及其家庭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4期

7 徐爽;;SILL语言学习策略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2期

8 刘翩翩;;青少年自我责任心培养的心理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苏红;;重庆高职生疏离感特点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沈玲;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宁志军;丁军;杨伟;;焦虑性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宏;刘达伟;;儿童生命质量研究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宏;刘达伟;;初中学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条目筛选方法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3 刘建鸿;中学生责任心形成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晓婷;基于家庭视角的家族企业传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秀琴;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凌纪霞;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王小清;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娥霞;监狱民警罪犯心理矫治素质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思萌;社会学视野下的抑郁症患者互助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陈静静;郑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周延强;知识型员工薪酬满意度与责任心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许学梅;大学生自我疏离感问卷的编制以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付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高磊;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朱秋莲;浅谈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 王海军,李天霖;健康测量的发展趋势[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3年02期

4 陈新华;青少年的卫生问题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5年02期

5 李成柏,李永旭;职业高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郑希付;良性亲子关系创立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8 李实,John Knight;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9 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10 肖振远;经济转型时期的责任意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2 由娟;;加强家庭教育功能 提高青少年自我保健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1期

3 韩巍;;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4 王永惠;从教育的本质思考家庭教育─—再议家庭教育的关键[J];渭南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5 顾海雁,李红美,陈峰,朱晓蓉;南通市老年大学学员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胡文芳;浅议现代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刘继强;杜学元;;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刘旭;刘志军;范兴华;姚景;;高中生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及同伴接纳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9 仲原;;家庭教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1年12期

10 姜国俊;;家庭因素对儿章发展的影响[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申东;职高学生更需呵护[N];宁夏日报;2005年

2 刘丽萍;捕捉最佳教育时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徐蕴;单亲家庭,缺失的家庭功能谁来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龙迪;谁有资格给父母发“上岗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林伦才;帮助职高生树立自信心[N];重庆日报;2000年

6 记者  张薇嫣;女性培训花开几朵[N];上海金融报;2006年

7 本报通讯员  孙永忠 时文洁 本报记者  朱新法;村里老少男女都来上学[N];新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毛立军;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引来“金凤凰”[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杨党辉;应关注孤残儿童就学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珊;中度智障儿童家庭功能及与其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黎丽;转型期家庭结构、功能的变迁及其家庭德育实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孔维蕾;男性青少年犯罪者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特点初探[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聂影;听力障碍初中生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2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82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