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和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0:01
本文关键词: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和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啦啦队运动在中国高校的发展还是一个新兴的项目,它体现一种积极向上、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相比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啦啦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团队互动。啦啦队在中国发展初期同样只注重技术引进,而忽视团队文化建设,这样的队伍没有灵魂,不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唯有通过思维意识、精神互动、情感交流的培养与传播,使其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精锐团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对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为高校啦啦队建设和形成校园特色体育文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1.啦啦队运动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精神面貌,更能表达体育文化中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在我国高校受到广大大学生的喜爱,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形成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2.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从物质层面来讲,高校对啦啦队的投入不够,大部分高校啦啦队没有相对独立的训练场所、训练器械、医疗保障,一定程度制约了高校啦啦队未来的健康发展。(2)从精神层面来讲,教练员普遍重技术轻精神文化的建设,从而使队员缺乏对啦啦队团队的正确的认识和对啦啦队项目的热情。(3)从制度层面来讲,欠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合理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不完善,激励力度不够。(4)从行为层面来讲,高校啦啦队欠缺组织团队活动的行动力。3.因我国啦啦队项目起步较晚,非世锦赛奥运会等大赛项目,领导层面对啦啦队文化的认可度不高,在校园的传播力度不够。4.教练员基本上都是由其他专业转型过渡到啦啦队专业,对该项目的认知度不够导致对啦啦队团队文化的曲解。
【关键词】:啦啦队 团队文化 影响因素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37;G8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3
- 1.1 选题依据11-12
- 1.1.1 研究运动团队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国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需要11
- 1.1.2 研究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校园文化发展11-12
- 1.1.3 研究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有利于带动我国高校啦啦队可持续发展12
- 1.2 选题意义12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
- 1.3 研究目的12-13
- 2 文献综述13-18
- 2.1 有关文化、体育文化、啦啦队文化的概述13-16
- 2.1.1“文化”的研究13-14
- 2.1.2“体育文化”的研究14-15
- 2.1.3“啦啦队文化”的研究15-16
- 2.2 关于团队、团队文化、运动团队文化的研究16-18
- 2.2.1 有关“团队”的研究16-17
- 2.2.2 有关“团队文化”的研究17
- 2.2.3 有关“运动团队文化”的研究17-18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8-21
- 3.1 研究对象18
- 3.2 研究方法18-20
- 3.2.1 文献资料法18-19
- 3.2.2 专家访谈法19
- 3.2.3 问卷调查法19-20
- 3.2.4 对比分析法20
- 3.2.5 实地调查法20
- 3.3 研究创新点20-21
- 4 分析与讨论21-39
- 4.1 啦啦队团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构成要素21-26
- 4.1.1 啦啦队团队文化的独特内涵21-22
- 4.1.2 啦啦队团队文化的构成要素22-26
- 4.2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的重要性26-28
- 4.2.1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的特征26-27
- 4.2.2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的功能27-28
- 4.2.3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的价值28
- 4.3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现状分析28-32
- 4.3.1 精神层面的现状分析29
- 4.3.2 物质层面现状分析29-30
- 4.3.3 制度层面的现状分析30-31
- 4.3.4 行为层面的现状分析31-32
- 4.4 小结32
- 4.5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32-36
- 4.5.1 环境因素32-33
- 4.5.2 个人因素33-35
- 4.5.3 团队因素35-36
- 4.5.4 领导因素36
- 4.6 高校啦啦队团队文化建设的策略36-39
- 4.6.1 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信任36-37
- 4.6.2 优化团队规模和榜样作用37-38
- 4.6.3 完善奖惩制度和激励手段38
- 4.6.4 定期举办具有该团队特色的活动或拓展训练38
- 4.6.5 设定团队短期和长期目标38-39
- 4.6.6 加强队员啦啦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39
- 5 结论与建议39-41
- 5.1 结论39-40
- 5.2 建议40-41
- 6 参考文献41-43
- 7 致谢43-44
- 8 附件44-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菲;对创新型团队的建立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3年04期
2 黄柱;李鸿雁;;试论团队建设与团队文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康凯;;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研究综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王福江;;唤醒团队文化自觉 激发教育者使命感[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年09期
5 蒋丽琴;特区窗口的一张名片——厦航乘务部用文化塑造团队[J];中国职工教育;2004年02期
6 郑忆文;凌文惠;戴鸿英;;以团队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职教品牌团队——以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为例[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李琼;陈秀平;;运动团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5期
8 张瑞;凌日飞;;基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的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9 徐贵伍;;科研团队成员诚信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02期
10 张瑞;宋玉辉;王s
本文编号:287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