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改革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步伐。黑龙江省绝大多数的田径老师和体育专业大学生都认为目前田径课程枯燥、乏味。拓展训练作为田径类运动项目的一种,不仅在运动精神上与田径运动是一致,即使在培养锻炼人才方面也与田径运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其纳入田径课教学当中,可以改变当前田径教学存在的课程枯燥、单一、老化,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开研究分析,并对拓展训练的课程进行设计。通过研究旨在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引入拓展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研究结论如下:我国教育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指导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鼓励和支持高校将拓展训练引入田径类课程中,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了将拓展训练引入田径课程当中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仍然延续传统的三投(标枪、铁饼、铅球)、三跑(跨栏、百米、中长跑)和三跳(跳高、跳远、三级跳),课程枯燥单一,学生满意度低,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田径课程体系的发展,田径课程改革滞后。将拓展训练引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首先,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开展拓展训练呼声很高;其次,拓展训练的师资配备问题容易解决;最后,拓展训练对场地器材方面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弹性。将拓展训练引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中也具有很强的必要性。首先当代大学生是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心理素质差需要拓展训练给予强化提升;其次,目前在校学生个人主义较强,需要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最后,引入拓展训练可以丰富和完善当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单一、枯燥的现状。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引入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的最优模式为:拓展训练项目内容选择以团队协作为首选,在团队协作项目中各个学校在具体实施时要兼顾学校自身的软硬件设施。拓展训练项目最好与传统田径运动项目相结合,但要以传统田径项目为主、拓展训练项目为辅。拓展训练教学最好采用分块的教学方法,即在一节体育课中用某一部分来安排拓展训练项目。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专业 高校 田径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2-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引言10-19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9
- 1.3.1 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12-13
- 1.3.2 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发展13-15
- 1.3.3 拓展训练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发展15-17
- 1.3.4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地位17-19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1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专家访谈法19
- 2.2.3 问卷调查法19-20
- 2.2.4 实验法20
- 2.2.5 数理统计法20
- 2.2.6 逻辑分析法20-21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1-39
- 3.1 拓展训练引入后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发展分析21-23
- 3.1.1 引入拓展训练后发展前景的分析21-22
- 3.1.2 引入拓展训练后面临问题的分析22-23
- 3.2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现状分析23-28
- 3.2.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现状与我省的对比分析24-25
- 3.2.2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的现状特点分析25-28
- 3.3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28-31
- 3.3.1 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开展拓展训练的需求28-29
- 3.3.2 拓展训练师资配备问题的分析29-30
- 3.3.3 拓展训练场地器材方面问题的分析30-31
- 3.4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31-33
- 3.4.1 高素质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31
- 3.4.2 高素质体育专业学生培养团队精神的必要性31-32
- 3.4.3 培养高素质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拓展训练内容的必要性32-33
- 3.5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引入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33-39
- 3.5.1 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理念33-34
- 3.5.2 构建拓展训练的课程模式34-37
- 3.5.3 拓展训练引入后教案设计思路37-38
- 3.5.4 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实践效果38-39
- 结论与建议39-41
- 1 结论39
- 2 建议39-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 144-47
- 附录 247-4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拓展训练(二)[J];中国培训;2002年11期
2 张凡涛,宋金美;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初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3 王雪梅 ,杨英;“依存共渡”的启迪——拓展训练感悟[J];中国培训;2005年10期
4 李萍美,谢恩杰;野外拓展训练中师生地位的探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02期
5 聂同海,温国强;开设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的构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6 张凡涛,宋金美;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专业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02期
7 王长权,高林,李笋南;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周敏;关于税务培训中拓展训练深入进行的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徐巍;拓展训练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探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卢建辉,齐俊桥,李建设;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的新内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欢;张基振;许晓峰;;济南市拓展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宋金美;张凡涛;;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专业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王长权;高林;李笋南;;浅谈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娇皎;司虎克;;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开展情况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方配素;王天生;梁承谋;;拓展训练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杜俊娟;程硕;;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8 孙利红;武赣龙;杜振巍;甘新生;韩小华;;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我和人际关系训练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王澜沧;席凯强;;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初步实验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张笋;简波;;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梁瑞生 杨家宾;管道局学员参加拓展训练[N];石油管道报;2005年
2 记者 姚耀富;大化企悄然引入“拓展训练”[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张艳蕊;拓展训练业首份安全规范发布[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徐建华;拓展训练有了“护身符”[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常思哲;“拓展训练”今夏击中沈企培训“软肋”[N];沈阳日报;2006年
6 李碧;拓展训练亟须行业规范[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季伟;拓展训练亮相扬城[N];扬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尤佳 实习生 王鑫yN;“拓展训练”风靡太原[N];发展导报;2007年
9 孔春桂;中再寿险:拓展训练打造精英团队[N];中国保险报;2004年
10 钱夙伟;拓展训练被打死呼唤学员退出机制[N];中国商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俊;成都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贾礼君;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思考[D];湖南大学;2008年
3 刘硕;山西省高校开展拓展训练选修课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尚悦;北京市普通高校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张忠华;拓展训练对个人社会能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晓屹;济南市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涛;对北京市拓展训练发展历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厉国伟;拓展训练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探[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孙泉勇;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软实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1年
10 杨留忠;北京部分高校拓展训练教学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4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7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