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2:38

  本文关键词: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性力量训练 护理专业 女大学生 体质 健康水平


【摘要】:作为体能训练方法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功能以及生理基础之上,具有稳定性、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性,能够较好的解决人体的体能状况。众所周知,功能性力量训练发轫于康复领域,把功能性力量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堂,这就能够降低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风险,新的课程内容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以功能性力量训练为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的形式,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群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素质等体质健康方面的影响,为功能性力量训练运用于大众体育健身中提供依据。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角度来验证其与青少年体质之间的关系,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这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选择功能性力量训练作为切入点,以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引入功能性力量训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这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进行研究。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实践和理论性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对功能性力量训练进行梳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进行分类整理。专家访谈法确定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明确课堂实验的测试指标。实验法选取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大一女生60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通过18周的课堂实验,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研究结果为,实验组30名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方面,体重有所降低,BMI数值和臀围没有显著变化,WHR数值和腰围有显著变化;实验组30名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方面,安静心率和收缩压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舒张压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组30名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方面,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以及五十米跑均产生了显著性变化。研究结论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腰围,重塑身体形态;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心脏机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关键词】:功能性力量训练 护理专业 女大学生 体质 健康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选题依据10-11
  •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研究目的11
  • 研究意义11-12
  • 1 文献综述12-22
  • 1.1 概念界定12-14
  • 1.1.1 功能性力量训练12-14
  • 1.1.2 体质健康测试内容14
  • 1.2 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康复领域中的研究14-16
  • 1.3 功能性力量训练在训练学中的研究16-17
  • 1.4 功能性力量训练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中的研究17-18
  • 1.5 功能性运动测试的研究18-22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2-30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方法22-30
  • 2.2.1 文献资料法22
  • 2.2.2 专家访谈法22-23
  • 2.2.3 实验法23-29
  • 2.2.4 数理统计法29-30
  • 3 结果与分析30-48
  • 3.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女性大学生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30-36
  • 3.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女性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分析30-33
  • 3.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女性大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的比较分析33-36
  • 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女性大学生身体各指标的比较分析36-42
  • 3.2.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女性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分析38-39
  • 3.2.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女性大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的比较分析39-42
  • 3.3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女性大学生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42-48
  • 3.3.1 实验组实验前、后女性大学生各项指标配对T检验42-45
  • 3.3.2 对照组实验前、后女性大学生各项指标配对T检验45-48
  • 结论48-50
  • 研究不足与展望50-52
  • 研究不足50
  • 研究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I56-58
  • 附录Ⅱ58-62
  • 附录Ⅲ 教案62-70
  • 致谢70-72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碧威;毛旭江;;功能性训练对大学生体质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年02期

2 Ulrike H.Mitchell;A.Wayne Johnson;Pat R.Vehrs;J.Brent Feland;Sterling C.Hilton;;Performance o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in older active adults[J];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16年01期

3 廖婷;李丹阳;闫琪;;青少年身体功能整体性发展与功能性力量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牛静;李宗原理;;功能性训练进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09期

5 姜宏斌;;功能性训练与人体功能链的若干训练学问题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3年06期

6 杨文学;;瑞士球训练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功能性力量和专项成绩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张春合;蔡端伟;;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性思考——基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视角[J];体育学刊;2013年01期

9 张建华;孙璞;杨国庆;;功能训练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杨时;;功能性训练在康复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科研;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710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10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