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
本文关键词: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在移动终端日益普及、开放教育资源蓬勃发展与优质学习资源亟需建设的背景下,微课程逐渐成为热点并在实践层面上出现了众多尝试。但目前研究者与教师对微课程的诠释与界定众说纷纭,实施形式纷繁多样,故该文首先对"微"概念及微课程的实践现状与案例进行梳理与总结,从教育信息化理念的转向、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变革学习方式的角度阐释微课程的理念、特点与意义,展望微课程的应用趋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资源的建设、优秀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改变课堂结构与学习模式,最后针对现实微课程实践先行而理论滞后的现状,基于学习科学中设计研究法的思想,为今后微课程研究建言,以期为微课程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寻求启示。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顺德一中德胜学校;
【关键词】: 微课程 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 资源应用
【基金】: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基于微课的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3620577-0010)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以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与TEDEd为代表的国外在线微视频(时长约5-15分钟)学习资源的出现与流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以及诸如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教学模式中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触发了教育工作者将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李逢庆;郑旭东;谢阳斌;杨满福;徐們;;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5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7 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5期
8 彭绍东;;基于SCORM标准的“学习路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8期
9 顾小清;张进良;蔡慧英;;学习分析:正在浮现中的数据技术[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1期
10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太浩;;基于VLEs的《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 赵景春;优化课程是继续教育中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宋怡;对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初步构想[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1期
4 王超;;中国高校网站交互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7期
5 桂宇波;;浅析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J];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6 李振亭;赵江招;;微型学习:成人教育的新途径[J];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7 龚友德;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理性思考与建议[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6期
8 邓小华;田斌;;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研究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谭甲文;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10 谢国忠;;教育研习:一种新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形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赖群;;非正式学习在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英杰;;东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现状调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3 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9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道静;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库的优化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阚韶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卫华;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师接受性干预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卢进满;基于小屏幕的教学软件用户界面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桂芝;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影响力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琰琰;关于宫本活动中教师多重角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立国;基于Web2.0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社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嘎日达;论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两种取向和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陈宏;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比较与整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6期
4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5 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2期
6 焦建利;叶力汉;;教育技术的复杂性与复杂的教育技术学——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看教育技术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梁文鑫;余胜泉;;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8 张倩苇;;设计研究:促进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张文兰;刘俊生;;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10 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力民;[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军;;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中心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9期
2 ;ERM:开启教育信息化普及之门——清华同方思科总经理孙旭强谈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解决之道[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袁德明;马晓绛;陆祥翠;王琛;;学习设计规范应用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杨改学;;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9期
5 钟绍春;姜雁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和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6 谢忠新;;在教育信息化之旅上前进着[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9期
7 阳q,
本文编号:1047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4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