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02:24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 阶段 内涵


【摘要】:在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复杂性和针对性出发,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专业预备期、专业适应成长期、专业成熟期、专业高原期、专业创造期、专业退出期等六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内涵。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校办公室;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阶段 内涵
【基金】: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0年项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教师成长研究”(TER2010-012)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重心由群体转向个体,且更加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关注的不同重心进行了比较,认为“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则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裴跃进;;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基本内涵的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蔚虹;;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4 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6期

5 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6 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王君芳;;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林凤;;浅谈高职酒店旅游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高峰;;“三课”研究模式助推职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佳;专家型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教学语言行为对比的实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森,刘学智;加拿大教师职业成熟的五个阶段[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跃进;开放式校本教师培训的“开放”内涵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3期

2 臧平;教育创新[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李酉亭;张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TPDS[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黄小英;开好《教育技术学》课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5 李焕英,刘秀台,李铁旺,郝小平;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年02期

6 蒋向红;师德内涵和师德建设[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 李楠;段旭;;核心课程及给我们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夏心军;对教育公平的再认识[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9 赵洁;;论教育公平内涵的时代特征[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刘佳;;浅析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原则和实施方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林兵;;农村小学生不良学习心理成因及其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玲;浅谈科学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桂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探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苗田翠;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沈大山;学校道德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子娜;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艳;教师风格形成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86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86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