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积极情绪的教育心理干预实验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积极情绪的教育心理干预实验
【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中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发现:干预后,实验班学生的积极情感明显增加,消极情感明显减少,同时学生体验到的主观快乐感明显增多,而没有进行干预的控制班学生的情绪状况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积极情绪是可以培养的,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高中生的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中生 积极情绪 教育心理 实验
【基金】: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中学生积极情绪的教育心理干预实验”成果之一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的情绪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中这些积极的情感和积极因素[2]。而积极情绪研究中的代表人物Fredickson(1998)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竺洁;;认知行为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1期
2 王滨;李燕;;培养高中学生积极情绪的认知行为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3 陈文锋,张建新;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1期
4 许若兰;;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个案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0期
5 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龙健;申继亮;姚海娟;;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的修订及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2 李祚山;黄小琴;叶梅;任能君;;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晶;;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林萍;姚爱华;;心理治疗高职学生抑郁症40例案例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赵文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与咨询[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4期
6 董超群;刘晓虹;;基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我国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22期
7 李佳泽;郭淼伊;;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7期
8 范兴华;方晓义;林丹华;朱丹;;家庭气氛冷清与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9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刘万芳;管晓萍;马春梅;王春秋;高宏凯;;行为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宋涛;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及营销策略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丹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万姿秀;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奚海燕;“乔韩窗口”理论在高一班级管理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昆仑;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相关社会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陈怡;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汉荣,徐海晏;情绪健康教育对学生情绪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2 程文红,王祖承;青少年抑郁发病家庭因素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1期
3 唐京;个性“大五”模型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度分析[J];人类工效学;1999年04期
4 汪照清,王龙珍,秦玲玲,朱莲;某综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4期
5 刘慧娟,张t,
本文编号:1089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8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