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艺术与技术的“合璧之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哲学意义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课程教学——艺术与技术的“合璧之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哲学意义再思考
【摘要】: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哲学意义探讨,无疑可以加深教师的理论认识,从而提升现实价值。信息技术于课程教学整合根本上是信息技术与教育之根本——人的整合,也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而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整合"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从剥离异化走向"合璧"。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中,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本质力量必须的第一位的,就是说教师必须以主体意识和本质力量整合信息技术,而不是对信息技术的简单使用或"亦步亦趋"。在教育教学实践,绝不是教师退居为幕后工作者而变成各种信息技术的汇演,教师要通过主体意识和本质力量的建构,将信息技术转为自身独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技术,重新走上教育教学实践的舞台,让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的"合璧之魅"重放光彩。
【作者单位】: 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学技术 教学艺术 整合 人和技术
【基金】:山东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生态视域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编号:2010GG13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理论探讨,其探讨的焦点从最初的“信息技术”逐渐转移到“课程”上,既从单纯把信息技术当成手段和方式,发挥信息技术的长处的研究思考,转移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有机融合中。这无疑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理论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陈维维;;教学技术的艺术之“魅”[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峰;技术的返魅[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4期
2 秦汉;论技术与艺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赵伶俐;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中端论——视点结构教学原理及其技术系统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王妍;;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美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师大出台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举措“数字大学”已不遥远[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4期
2 刘霓;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澳大利亚图书馆工作[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3 刘式辉,陈豪;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创新学习精神[J];人民教育;2000年08期
4 刘刚;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5 李金昌;论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的十大影响[J];中国统计;2000年12期
6 薛维明;面向新世纪 编好信息技术教材[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7 冯沈萍;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实习归来话信息技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中小学必修信息技术[J];知识经济;2000年01期
10 李山;;怎样面对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J];教育仪器设备;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苏兴亚;;浅谈计算机的普及与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马跃文;;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和谐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吴鹏飞;;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自己——浅析办好传统网络媒体亟需应对的问题[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3年
9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林卫民;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交错[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赵凯;信息技术教学要率先实现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王涛邋李建 彭利国;禹城利用信息技术巧降耗[N];德州日报;2007年
5 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家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N];安康日报;2007年
6 英山县杨柳湾镇东庄畈小学 陈更新;农村小学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N];黄冈日报;2008年
7 廊坊六小 刘永军;信息技术之教学浅谈[N];廊坊日报;2008年
8 大方县第二中学 刘海;浅析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N];毕节日报;2009年
9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戴爽;营造环境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N];通信产业报;2000年
10 九江外国语学校 李艳;信息技术与术科课程的整合[N];九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4 胡新丽;信息技术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春玲;信息技术的经济效应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6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晓云;信息技术融合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晓春;碰撞与融合: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部门运作的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丽清;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潘勇;湖北省重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与教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春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江陆堂;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靳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6 隋丹;《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方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熊铁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间的协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丽;新课改背景下西安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辉;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学习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振中;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9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2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