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睡眠质量 生活事件 人格 横断面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的关系,考察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与睡眠质量是否有交互作用。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2008年的调查数据,样本是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的4538名中小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自评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PQ-Junior)评估青少年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和人格。结果:本样本PSQI总分为(5.1±2.8),26%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7)。11~14岁年龄组PSQI得分低于15~17岁年龄组,15~17岁年龄组PSQI得分低于18~20岁年龄组[(3.9±2.5)vs.(5.4±2.6)vs.(6.5±2.7),P0.01]。PSQI总分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r=0.32),EPQ-Jun-ior的神经质(r=0.54)、精神质维度(r=0.18)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与内外倾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6,P0.01)。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得分(OR=1.56)与EPQ-Junior的神经质维度得分(OR=1.23)越高,PSQI得分可能越高(均P0.01)。结论:同时存在神经质人格高分和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多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可能更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以往研究发现,青少年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障碍检出率达13.9%~44.8%,甚至有逐年上升趋势[1]。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2]。这些问题会导致青少年日间思睡,直接影响他们日间的认知、记忆和注意力[3]。多种因素对睡眠质量具有影响,其中应激事件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2 李剑侠;郭菲;陈祉妍;;父母婚姻质量、教养行为与女生外化问题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3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4 关念红;张晋碚;王旭东;甘照宇;陈敏华;;监狱警察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林荣茂;严由伟;唐向东;;近15年中国青少年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结果的元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安勤;;浅谈大一新生的心理失落与调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吴汉荣;蒋荣芬;吴均林;李昭方;晏世武;张志祥;;元极功对人体心理活动的影响(摘要)[J];按摩与导引;1991年06期
3 钟慧;李晓驷;李泽爱;董毅;王克明;马曙辉;陶领知;;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戚昕;;大学生对成年界定的认知评价[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吴超荣,甘怡群;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张轶文;;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薛祚,俞九生,,吴晓军,胡代秀,陈宁光,王若平;心理社会因素、行为形式与高血压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9 任月勤;;试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甘乐;;论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其意义[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刘立;;消化性溃疡肝郁气滞证患者个性特征相关性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马瑜;;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谢广田;戴丽敏;应晓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性背景与其人格障碍形成的相关性的调查与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石岩;;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10年训练中人格变化与训练策略[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6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周琳;钟球;高翠南;蒋莉;陈瑜晖;许卓卫;;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需求量表的信度、效度及敏感性评价[A];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莉;;基于语料库的初中学生词语偏误现象考察[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海垒;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连楠;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镜秋;网络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范红伟;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高U
本文编号:1214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1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