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两种人格学说:对教育因何有价值的两种回答

发布时间:2018-01-19 01:35

  本文关键词: 多元价值观 绝对价值 价值秩序 人格 价值感 价值欺罔 出处:《教育学报》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只有澄清价值关系、揭示价值秩序,多元价值观才是不仅可以坚持且能得到辩护的价值立场,也才能提出针对具体实践事务的评价标准。康德确立人格价值在目的王国中的绝对价值之地位,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认识价值秩序的制高点。但其方法是以回避实质价值及其秩序问题为代价的,其人格学说要求在使人成人的意义上把自主和独立作为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把德行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来看待。舍勒用现象学方法透视价值秩序,也肯定了人格价值是绝对价值。其人格学说要求把人格理解为行为中枢、爱的中枢、理解为人的价值本质。这个学说也揭示了教育中的恶性竞争、价值欺罔、人格扭曲是如何发生的。它要求看到一切教育都建基于并始终伴随着价值感的培育,而价值感的形成过程正是人格的形成过程。
[Abstract]:Only b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value and revealing the order of value, can the pluralistic values not only adhere to but also be defended. Kant established the status of the absolute value of personality in the kingdom of purpose. In fact, it provides a commanding point of understanding the order of value, but its method is at the cost of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substantive value and its order. His personality theory requires that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be regarded as the prerequisite and the only way of education in the sense of making people adult, and that moral conduct be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aim of education. Scheler uses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to see through the order of value. It also affirms that personality value is absolute value. Its personality theory requires that personality be understood as behavior center, love center and human value essence. This theory also reveals the vicious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and value deception. It requires to see that all education is based on and always accompani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nse of value, an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sense of value i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NXY06)“教育价值的生活世界现象学回溯——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基础与实践根基”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多元价值观的是与非价值问题不可能“怎样都行”①。因为不在观念上把一切价值拉平,说一切都一样,就不可能对实践说“怎样都行”,而拉平了的价值将不再是价值。无论价值一词的歧义大到何种程度,也无论价值一词能否定义②,可以肯定的是,人们总是在意识到某些事物、事情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秀;王高坚;;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5期

2 冉亚辉;;对自由主义德育的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3 李金艳;;不要公布学生的成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5期

4 ;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J];语文教学通讯;1993年07期

5 ;价值观教育是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的客观要求[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20期

6 李素梅;;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远离语言暴力[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15期

7 杜时忠;徐永珍;;价值观辨析理论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年04期

8 曹荣誉;多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9 龚义成;;缔造尊严[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年12期

10 刘娟;崔澜;;学校教育中师生的人格尊严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勾柏频;游旭群;兰继军;王利平;;影响中学生自我评价的锻炼行为——以西安、乾县中学生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学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的教育效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3 周朝英;沈鹤军;;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崔吉会;;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新型学生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5 王倩;;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谭小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斯;;高职生心理困扰特点及对策[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黄丽;孙小菲;;焦点解决模式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评论员 聂辉华;教育需要多元价值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高云刚;“因材施教”别走岔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 顾明远 金琰 孙云晓 郭华 杨银付;老师:对学生还要不要惩罚[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盘县洒基镇落嘎小学 罗宝钗;如何杜绝体罚学生[N];六盘水日报;2009年

5 朱磊;消除校园语言暴力应从尊重孩子开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本版编辑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秦小萍 江苏省清江中学 戚光宇 海安县李堡镇堡河小学 周平健 金坛市汤庄中心小学 朱小燕 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窦峰;学校管理需要什么样的“人情关怀”?①[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记者 朱青;安徽新规:教师禁用“蠢死了”等语言暴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东莞社会学者 吴嘉杰;唯有信仰才能真正抚慰灵魂的饥渴[N];东莞日报;2010年

9 高远;肩育人重责 做文明教师[N];驻马店日报;2005年

10 郭玉鑫(作者单位:榆中县来紫堡中学);如何转化“学业不良生”[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舒月;大学生对“缘”的态度与择偶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樊明亮;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童肖琼;自我监控学习中学习者信念与策略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丽婷;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青少年名利观教育[D];苏州大学;2011年

5 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颜娟;基于“经验”的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敏;当代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培养道德选择能力[D];西南大学;2007年

8 蒋剑波;大学生评价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柴华丽;从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小溶;初一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4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e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