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生成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23:54

  本文关键词: 特岗教师 教育知识 生成 出处:《宁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特岗教师,即特设岗位任教人员。目前,特岗教师主要通过国家公开招聘到西部“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从教的高校毕业生,他们是既有别于正式教师又不完全等同于临时代课教师的特殊新手型教师群体。特岗教师教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灵活地运用教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不断地生成教育知识的过程。那么,他们的教育知识到底是如何生成并加以运用,在今后特岗教师教育中应采取何种策略促进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的生成,使特岗教师更快成长为熟手型教师、骨干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便成为本篇论文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教育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实施教学行为所必须具有的、影响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知识。教育知识既包括教育理论知识,也包括教育实践知识,同时还包括教师专业信仰和专业情意。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的教育规律、思想、方法,关于教育的认识、体验和行为能力等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知识。 通过对宁夏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现状调查,发现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生成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特岗教师原有知识匮乏;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经济状况差,领导对其教育知识的生成问题不够重视;特岗教师自身对学习教育知识热情不高;教育主管部门对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的推行力度不够强。 促使特岗教师教育知识快速、高效生成主要路径:首先,增强特岗教师原有知识经验;其次,特岗教师所处学校环境窘迫;再次,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培养特岗教师自我教育知识生成能力;最后,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的推行力度。
[Abstract]:Special post teachers, that is, special post teaching staff. At present, special post teachers mainly through the national public recruitment to the western "two bases" to the rural schools below the "two bases" to teach college graduates. They are a special group of novice teacher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al teachers and not completely equal to the temporary substitute teachers.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special post teachers is a process of using educational knowledge flexibly. It is also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generating educational knowledge. Then, how to generate and use their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the end. In the future, what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 post teachers' educational knowledge, so that special post teachers can grow into familiar teachers more quickly. Backbone teachers or expert teachers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Educational knowledge refers to what teachers must have in order to carry out teaching behavior in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influences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behaviors, and determines their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effects. Knowledge that has a direct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clude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of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nclud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beliefs and professional feelings. General education laws, ideas, methods and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that promote people's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affect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activities. Experience and behavioral ability can be called educational knowled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in Tegang in Ningxia,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in Tegang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reason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lack of origi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in Tegang; Due to the poor economic condition of the school where the special post teachers are located, the leader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ir educational knowledge;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are not enthusiastic about learning educational knowledge;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carry out the special post teacher's educational knowledge. To promote the special post teacher education knowledge fast, efficient generation main path: first, strengthens the special post teacher original knowledge experience; Secondly, the school environment of Tegang teachers is poor; Thirdly, we should set up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generating self-education knowledge of teachers in special posts. Finally,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to carry out the special post teacher's educational knowledge.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5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蔓;严开宏;;论个人化教育知识及其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一春;;论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11期

3 李盛兵;90年代澳门教师教育政策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4 和学新;教师教育体制变革发微[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5期

5 张振朝,李淑坤;面对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杨景海;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梁忠义,王春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师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8 林培英;;优化教师教育 开发教学资源[J];地理教育;2002年03期

9 胡志坚;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重困境及应对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10 李旭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教师教育[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开创我市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国庆;;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面临全新的挑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晓东;;不同市场形态下开放教师教育的不同反应[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红安;郑颖;;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时见;;教师教育的源起与流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卫平 编译;美国呼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张婷;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徐辉 季诚钧;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5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6 碧特瑞丝·阿瓦勒斯;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小学 邵志武;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游海;推进教育创新 发展教师教育[N];江西日报;2004年

9 刘亚辉邋本报记者 刘昆;坚持教师教育本色[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邋商报实习记者 王晨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分社社长 刘立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 周雁翎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师教育用书编辑室主任 杨晓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教育部编辑 石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吴法源 李松;教师教育用书 多方求解愿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印度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晓莉;美国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萍;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友慧;特岗教师教育知识生成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2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殷晓峰;新时期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段艳霞;综合性高校办理教师教育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张岩;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宋志英;高师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6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46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