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何以尊严——基于工具理性的师道分析
本文关键词: 专业化 教师尊严 工具理性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工具理性认为,某一事物的受尊程度取决于该事物对另一事物的贡献程度。据此,教师尊严需要在"师"与"道"的关系范畴中去把握,明确"师"尊与否受制于其所载之"道"是否受尊。古代之师因社会重"道"而受尊;文革期间师之不尊源于"道"之不尊;当前,市场原则使教师所载之"道"商品化,教师尊严在教师的神圣与清贫中走向另类。因此,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专业化能使教师走向尊严。
[Abstract]:The instrumental reason holds that the degree of respect of one thing depend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at thing to another. According to this, teachers' dignity should be grasped in the categ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Tao". It is clear that whether the "teacher" is respected or not is restricted by whether the "Tao" is respected or not, and whether the ancient teacher was respected because of the social emphasis on the "Tao";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disrespect of teachers originated from the disrespect of "Tao"; At present, the market principle makes the "Tao" contained by teachers to be commercialized, and the dignity of teachers goes to a new type among the sacred and poor teachers. Therefore, in today's market economy, specialization can make teachers move towards dignity.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尊”:高、贵、重也。任何一种事物要想被纳入被尊之列,要么高,要么贵,要么重,即要具有受尊资格。同样,教师能否获得尊严,主要看它是否具有受尊资格。据此,本文以工具理性作为分析工具,反观师尊历史,拷问当前教师是否尊严、能否尊严、何以尊严?一、何谓教师尊严教师尊严简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燕冰;;从《论语》看孔子的悲剧意识及其超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张丽霞;;《说文解字》十二地支字训释中的误释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3 杨振华;;颜之推异于先秦儒家的孝亲观[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忠孝;薛文礼;;儒家和谐文化刍议[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5 孙利;;中国哲学视野下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问题探讨[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6 林小平;;论我国生态文学的传统生态伦理资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杨振华;;颜之推异于先秦儒家的孝亲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苏继民;;略论孔、荀的礼乐观念[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王公山;唐芳根;;浅论孟子的“规则”意识[J];长城;2009年10期
10 邱萍;黄晋华;;我国古代治水与朴素唯物主义关系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琪;于晓南;;我国古代观叶植物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薛远亮;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爱民;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远;论社会保障理念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12年
8 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孙麒;《艺文类聚》版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高乐恩;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价值[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赵晓芳;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渊源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海丰;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代借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程芳;从西汉儒生的被杀看西汉儒学与王权的矛盾[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伟伟;儒家“和为贵”思想探微及其现代意义阐释[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9 宋丙秀;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靳晓理;民生问题的和谐解[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颖娜;;从师范教育的发展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付维权;;论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障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3 ;教育新视点[J];辅导员;2007年06期
4 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王敏;;利益的博弈:理性视角下的“特岗计划”[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6 陆自荣;理性的两重性与教育取向的两重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薛秋生;胡小桃;;关于教育的目的观与过程观的思考——批判理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给我国教育的一些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6期
8 杨天平;孙孝花;;校长应该是职业化的领导者[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邓友超;考试理性:教育现场背后的无形之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彭燕;;浅谈现代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角的一个考察[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陆自荣;王宏波;;理性的结构与教育模式的转换[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罗国凤;;浅谈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校本培训机制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鲁克成;罗慧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目标与规格[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陈建华;专业化——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N];贵州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 王定新;走进人文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刘新芳;让科普成为“最佳二传手”[N];光明日报;2007年
4 张以瑾;阅读让教育“闹中趋静”[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杨文生;中小学心理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N];科技日报;2006年
6 郫县教育局局长 肖德松;教育公平 造福于民[N];成都日报;2006年
7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刘进;江大调研支撑全国政协提案[N];长江日报;2007年
8 实习生 刘楠 记者 鸣琦;陕师大倡导“快乐伴随每一天”[N];陕西日报;2006年
9 周崎 郭玲玲;平度:农村教师队伍一升一降[N];联合日报;2008年
10 熊丙奇;灰色技能悄然传承 教育者不可不察[N];东方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生;当代教育中师生交往行为缺失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燕;教学与生活[D];西南大学;2006年
3 费妮娜;学校文化变革中的价值危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德林;教学理性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清瑞;生命教育:促进个体生命的整体生成[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7 王金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叶绪江;交往理性与学校组织范式的反思及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9 杨涛;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D];河南大学;2004年
10 许金梅;教育理想:永恒的教育之魅[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3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5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