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与建模在科学教育概念转变中的作用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 模型与建模 概念转变 科学教育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模型和建模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描述或呈现方式,在科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具有形象直观性、简约相似性、主体诠释性等特征。科学模型和建模将抽象或难懂的科学概念或原理加以形象化、简约化和直观化,使它们由抽象态还原为学习者可以直接感知的形象态,便于学生在大脑内形成思维图像,进一步建构起心智模型。
[Abstract]:Model and modeling is a way of describing or presenting the objective world, which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tific models and models visualize, simplify and visualize abstract or incomprehensible scientific concepts or principles, so that they are reduced from abstract to visual states that learners can directly perceive. It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form mental images in their brains and further construct mental model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经验研究”(DHA09017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BCA100097) 吉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学业评价与课堂教学一致性分析范式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60号)
【分类号】:G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毅;李鹏;李琳琳;吕露;;嵌入合作的信息查寻与检索社会认知模型[J];情报科学;2012年03期
2 吕成楷;;科学创造的心理机制及其对科学方法运用的指导[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1期
3 陈洁;吴之洪;;三种期望理论的管理效用[J];江苏商论;2008年11期
4 吕丹丹;王晓原;马立云;陈绍志;;基于认知活动的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温年芳;;口译笔记的认知分析和反思[J];上海翻译;2008年04期
6 张娟;温红博;林丹;莫雷;;类别学习的双系统模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11期
7 白凯;马耀峰;;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兼论北京奥运旅游形象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宋缨;;语块在长时记忆中的状态与口译质量[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孙青;;把握“图形的旋转”教学的三个维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宏英;郭静;;任务反馈指向和启动效应对前瞻记忆的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宗良;王珏;燕楠;杨琴;;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的开发[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韩晓峰;;一例社交恐惧症心理治疗的案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昆;基于体验的产品族形象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吴志军;基于产品符号认知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孙承健;论影像表意及其接受与情绪的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王巍;汽车造型的领域知识描述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7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伟;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内部表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兰佳睿;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秋荣;通感在触屏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黄绮;认知心理学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燕;突显观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反义词非对称现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艳芳;基于游客认知的“阴影区”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春来;基于苗族侗族学生英语表象形成能力比较优势的教学方法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彭春燕;5-7岁儿童光影概念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颖利;英语成绩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动态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罗丽;高中生生物元建模知识培养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奕慧;不同归因风格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杨文正;老年人家用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军,张石娃,罗力群;数字黄河的概念框架和关键技术[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4年01期
2 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实践与效果[J];中国水利;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东;任英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概念改变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薛焕玉;;运用相似性原理进行科学教育促使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兼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社会文化原因[J];未来与发展;2005年01期
4 项红专;;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7期
5 贾小娜;;做一个会思考的孩子[J];教育;2007年01期
6 陶行知;;关于科学教育——致庄泽宣[J];生活教育;2007年03期
7 苏效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举办的《发展小学自然教学材料》学习班内容简介[J];科学课;1986年01期
8 罗伯特E·亚吉尔;钱金华;;科学教育 贵在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年06期
9 王素;;加拿大的STS课程计划与科学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10 李皖生;;美国竭力填补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差距[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彬;付东升;;杜亚泉科学教育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L.皮尔斯·威廉姆斯;刘娜;;法拉第所受的科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杨惠仙;宋振东;;普及科学教育 树立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 改善国民素质[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文奎;;英国教育家的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静雯;韩丽丽;陆真;;科学教育中的ICT素养的培养——2005美国科学教育ICT素养框架图研究和探讨[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莉;彭蜀晋;;提高科学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效果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曲铁华;马艳芬;;论丁文江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振海;科学教育在英国[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杨桂青;强斯眼中的科学和科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翟晋玉;重新看待科学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婷 郝建玲;让科学点亮孩子们的心灵[N];科学导报;2005年
5 宝塔区王家坪小学 阿鹏鸣;浅谈“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策略[N];延安日报;2007年
6 杨炎轩;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罗星凯;第十八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N];科技日报;2007年
8 记者 邵斌;科学教育不等于学科教育[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魏歆昀;美国是如何开展科学教育的[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田建国;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刚;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机制与学习环境建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昭宁;学校科技风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曾东;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利;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盛礼萍;科学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檀慧玲;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者鹤;阿什比技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述评[D];河北大学;2005年
5 黄道鸣;基于Web的科学教师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代洪臣;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书伟;对斯宾塞科学知识价值体系的分析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闫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晓兰;产业革命后英国科学教育滞后原因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王玉霞;严复科学教育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7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0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