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未来课堂协作学习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12:09

  本文关键词: 未来课堂 协作学习 学习模型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背景下,未来课堂的建设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该研究从现有未来课堂案例和模型分析入手,总结未来课堂的环境和功能,深入研究在未来课堂开展协作学习具备的优势条件,根据未来课堂环境和协作学习特点构建了未来课堂协作学习模型,并对模型新特点进行了探讨。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w mod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future,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future classroom has made a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future classroom cases and models, and summarizes the environment and functions of the future classroom. Based on the futur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 future classroom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
【基金】: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3zzts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平;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汤宗健;梁革英;;协同学习分组策略分析[J];高教论坛;2012年07期

3 马桂英;;浅谈学生预习的重要意义[J];民营科技;2009年07期

4 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1期

5 黄荣怀,刘黄玲子;协作学习的系统观[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6 张际平;陈卫东;;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7 陈向东;高山;金文;;多显示学习空间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霞;沈云;熊自忠;张振华;;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对临床实践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0年02期

2 李健;;基于CSCL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赵艳红;营造语言实践场——口语训练方式探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孙燕;;创新背景下的教师情意[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李萍;王丽皓;;权力距离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变化及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6 吴晓义;;终身学习视野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沟通及衔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7 丁国兰;;论医学期刊编辑的新闻敏感[J];编辑学报;2009年04期

8 李建伟;;基于协作学习模式的远程答疑系统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杝小野;黄毅;;北京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下)[J];北京中医药;2009年09期

10 高菲;;直观教学法:创新报纸副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今传媒;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伟;;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高工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水平[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爱芹;;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的建构[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奚洁人;;忠诚教育 能力培养 行为训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理念的内涵与特征[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大光;;学校心理辅导呼唤着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王祚亮;胡义秋;彭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亿本;;大众非言语传播的说服功能研究[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9 陈黎琴;陈鹏飞;赵恒海;;基于情景学习管理决策模拟学生态度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茅洁;我国赛艇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林锋;组织内部情绪表现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孟繁宇;低速无线个域网中的CHIRP扩频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娟;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韩婷婷;旅游管理专业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胥丹;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及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婷婷;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季丽丽;中职数学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张平,纪阳;移动泛在业务环境及其体系架构设计的挑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牟峰;褚俊洁;;基于用户体验体系的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3期

4 肖维娜;互动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刘勇;;协同学习中分组策略与同步学习方法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毛向辉;学习的互联法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7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8 张平;;移动泛在融合的通信业务发展趋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年01期

9 王立凤;;触摸屏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6年01期

10 王陆,杨卉;合作学习中的小组结构与活动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新丽;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瑞芬;网络条件下高中语文“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初步实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茜;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互动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王义全;生成性课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基于关联主义网络协作学习的要素模型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4期

2 林虹虹;;现代远程协作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年10期

3 姜智;;E-learning环境下的差异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4 邹霞;远程协作学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陈小莲;网络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5期

6 王嘉毅,金建生;协作学习:e-Learning环境中的交互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7 彭岗;黎仰安;;网络教学中的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J];软件导刊;2006年14期

8 林丽霞;;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7期

9 郭炯;张程程;;协作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0 董瑞卿;;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张丽明;;网络环境下利用Blog进行协作学习[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栗建中;种冬冬;宿云凤;;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5 石良武;;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施洪文;;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游家水;;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胡凡刚;刘永琪;;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冷育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寇立栋;;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克;倡导自主协作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宁波市孔浦中学 杨旭东;关于“协作学习”教学的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3 赵永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N];甘肃日报;2008年

4 秦安县刘坪学区 杨义明;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N];甘肃日报;2009年

5 北京燕山星城第二小学 刘卫青 北京燕山教研中心 王晓云;运用网络广阔的背景学科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6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郑建设;给教师培训下个订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何立新;网络教学怎样体现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8 云小林;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素养[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 李丰叶;爱玩电脑的学生却不爱信息技术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10 庄立群;积极改革教师培训[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玉芳;基于媒体素材库的学习内容构建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基于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的小组协作学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雅菲;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协作学习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莉;基于SNS的主题式协作学习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姜建庭;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丽;基于网络的班级课堂协作学习研究及其过程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6 单珊;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冽;基于概念构图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CAI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9 袁磊;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0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30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