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教育的使命与教育批判的方法论
本文关键词: 批判 辩证讨论 批判教育 教育批判 教育哲学 方法论 出处:《教育学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Abstract]:The essence of philosophical criticism is an open pursuit of "better possibility". The stance of philosophical criticism on "opposition" or "no" is usually based on people's "questioning" of the value of the existing state of affairs. And it focuses on a kind of "dialectical discussion" between different theories or viewpoints. The complex intention of academic circles about "critical discourse" makes the critical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of our country often deviate from its academic foundation. In order to reinvigorate the credibility of Chinese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in China not only need to rebuild within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strictly abide by the academic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criticism. Moreover, it must be able to accept the questioning and challenge of its theoretical character from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in good faith, so as to consciously under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reconstructing China's cri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转型期我国公民教育的哲学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112)成果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桂生;;话说教育随笔[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源超;张玮;;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精神[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2 邵先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呼唤国防伦理文化自觉[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3 王成志;亓大为;;人文关怀视域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4 王薇;郭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阐释[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5 阎巍;;国家利益视域中的军事技术[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6 曾美勤;;适应与超越: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德育价值观[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7 张海;郝志;;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8 雷雪;;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当代官兵自由个性发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9 梁晓磊;陈丽;刘占峰;;“感受性是哲学家的词藻”——丹尼特取消感受性的激进立场探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10 王燕群;;论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一致性[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7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亚峤;靳玉乐;;学校教育哲学变革的阻力及其消解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年31期
2 王坤庆;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万耀虹;;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哲学的意义及其建立方法与途径[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4 杨天志;;“生成的课堂”文化溯源及哲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5 何国华;;对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贡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高伟;论现象学引入教育哲学视野之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刘媚;;教育学分类研究探微[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Z2期
8 熊吕茂;任向阳;;论李达的教育哲学思想[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9 何军华;;从价值论的角度构建现代教育哲学体系——评王坤庆著《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唐涌;;书刊速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谷平;代妮娜;;林砺儒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黄雷豪;;论心理咨询的教育哲学底蕴[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范鹏;成兆文;;冯友兰教育哲学发微[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朱国仁;;论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刘佛年;;《范寿康教育文集》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顾春;;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宣俊;谈学校减负工作中的方法论[N];法制日报;2001年
2 记者于博 通讯员邢霞;为教育哲学准确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张倩侠 本报记者 徐启建;教师需要教育哲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宁波;沟通学院派与草根派的第三种教育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永利 周志华;让山村飞出“金凤凰”[N];农民日报;2009年
6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N];南方周末;2003年
7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刘淼;中美教育的差异及其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徐国亮;必须实现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哲学表达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6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黄清;论质的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李八一;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朝阳;对美国史料教学的方法论及实践意义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宇玲;教师专业发展之建构个人教育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举;论教育哲学的合理转向[D];河南大学;2010年
7 万言明;杜威教育哲学的现实审视[D];河南大学;2011年
8 潘宛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台湾教育哲学的影响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慧玲;马克思与杜威的教育哲学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张焱兵;颜元教育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5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4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