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04-01 01:07

  本文选题:乡村教育 切入点:“悬浮态势” 出处:《教育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是乡村教育在城市文明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性表现,表现在乡村教育在国家教育规划中的缺席、与本土文化的断裂、乡村少年身份认同的迷失及乡村教师脱离乡土的城市情结等,这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教育制度的失衡、乡村文化的虚化与受教育者个体精神价值的迷失等所致。提升乡村教育在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加强乡村本土文化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立足乡村教育实施制度化改造,建立"平等且融合"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将乡村教育推向新的发展。
[Abstract]:The "suspending situ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dominated by urban civiliza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absence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the rupture of local culture. The loss of the identity of rural teenagers and the urban complex of rural teachers leaving the rural areas is the imbalance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 system. As a result of the deficiency of rural culture and the loss of individual spiritual value of the educate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status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local culture and rural education, and carry out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rural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qual and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exchange mechanism will promote rural education to a new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朝晖;试探解决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的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1期

2 孙建清;周平健;;乡村教育家: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中诞生——从三位农村校长的成长经历想到的[J];中小学管理;2006年12期

3 欧阳静;;乡村教育:免费之后还需要什么?——基于江西省Y县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8年02期

4 冯青来;;乡村教育方向之我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Z2期

5 王玉国;;乡村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未来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7期

6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2008年09期

7 于影丽;毛菊;;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研究:回顾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2期

8 闻洁;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高友清;乡村教育忧思录[J];三月风;2001年06期

10 李兵;俄罗斯当今的乡村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吕云飞;张光辉;苗磊;;“乡村教育”运动思潮原因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惠卿;;学陶师陶 改革乡村教育[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前元庄乡村教育考察报告[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6 刘军;莫志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惠娟;;浅议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汝信;田贵明;;办好乡村教育 立志乡村改造——来自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桥沟学校的调查报告[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李汝信;田贵明;;办好乡村教育 立志改造乡村——来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桥沟学校的调查报告[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10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段永华;学校撤并后的求学困境[N];云南政协报;2009年

2 ;呵护正被淹没的乡村教育价值[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郑继防;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圆梦上海”夏令营正式启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本报记者 吴利红;特岗教师 新生代挺进乡村教育[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静;特岗教师情注乡村教育[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6 刘习聪;威宁自治县——数千名“特岗”教师用坚守托起乡村教育明天[N];毕节日报;2011年

7 何德铭;八十年前,翁家山的乡村教育[N];杭州日报;2011年

8 周士君 孟现玉;乡村教育贫血必将殃及“和谐”[N];联合日报;2005年

9 李健敏;乡村教育:“一费制”相关措施应该跟上[N];农民日报;2005年

10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4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芳;乡村学校的衰落与乡村教育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R,

本文编号:1693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93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