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试论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学校教育

发布时间:2018-04-20 23:19

  本文选题:西布特哈地区 + 清末民初 ; 参考:《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历史上,我国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自清末新政以来,该地学校教育较为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清末的初建到民国时期的学校调整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Abstract]:In history, the education in Sibuteha area of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Since the New deal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his are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chool adjustment and the gradual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Has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minority area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基金】:2012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布特哈地区索伦达斡尔鄂伦春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2B046)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喜峰;;论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驻防八旗[J];求是学刊;2009年06期

2 黄定天;20世纪上半叶旅华俄侨的由来及其人口结构[J];人口学刊;2004年06期

3 何一民;;清代东北地区城市发展与变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范立君;;清代流民与东北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J];兰台世界;2007年18期

5 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J];兰台世界;2009年18期

6 郭崇江;;漠河金矿前期经营状况探析[J];兰台世界;2012年13期

7 程民生;论宋以来北方人口素质的下降[J];史学集刊;2005年01期

8 滕绍箴;达斡尔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1期

9 范立君;谭玉秀;;近代东北流民与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1期

10 范立君;许凤梅;;清末吉林省的开禁与移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包路芳;变迁与调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6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7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蓓;近代松花江流域水利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晶晶;多元文化交融下的鄂温克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岩;达斡尔族民间幻想故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喜友;清末至民国前期黑龙江关内移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丽文;清末民初边疆危机与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隋丽娟;清末新政与黑龙江新式教育[J];求是学刊;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茹;;清末民初察哈尔地区新式教育发展状况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敏;;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新式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洪;清末民初的教育体制改革[J];陕西教育;1998年09期

4 杨思信;;试论清末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田正平;夏益军;;关于开展“袁世凯与清末民初教育”研究的几点设想[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5期

6 荣艳红;;清末民初义务教育学制变化评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10期

7 莫志斌,王岳夫;清末民初长沙私立教育的特点与兴盛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8 刘玉梅;;清末民初教师群体过渡性特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蒋望;;清末民初湖南军国民教育思潮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董忆南;;清末民初浙北外语教育的开创及其社会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艳玲;;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7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艳玲;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一)[N];衡水日报;2011年

2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3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4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7 夏莲花;家校沟通障碍在哪里?[N];文汇报;2006年

8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9 巴山;应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从“小古辍学”说起(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艳;清末民初双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萍霞;清末民初的留美教育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辉;清末民初湖南留学运动探析(1898-1924)[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燕玲;清末民初留美生从政现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路宁;课程政策中的课程权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邢瑞;清末民初陕北留学生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9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79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779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