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和着力点的选择——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设计的思考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 优质均衡发展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摘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现时期教育先行区的战略抉择。就县域评估指标设计而言,需在明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追求、评估指标的实践导向、原义务教育评估模式和指标选择有所不足等基础上,从教育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教育结果均衡、教育投入均衡和教育公共服务均衡等基本维度进行主体架构,将提高社会支持力、资源配置力、内涵发展力、体制机制保障力等核心指标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着力点,以构建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Abstract]: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quality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education leading zone in the present period. As far as the design of county evaluation index is concerned,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deficiency of the original evaluation mode and index selec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so on,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hould be balanced.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balanc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alanced results of education, equilibrium of educational input and equilibrium of educational public services will enhance social support, resource allocation,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etc. As the key point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the core indexes such a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guarantee ability, and so on,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county area.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室;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以麟;;关于朝鲜的学制改革[J];日本学论坛;1983年03期
2 陈桂生;;我国实施义务教育与免费教育的历史经验[J];现代教育论丛;1986年01期
3 王文湛;谈谈关于编写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的问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06期
4 柳斌;关于制订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07期
5 姜玲芝;台湾的中小学教育[J];科技导报;1988年05期
6 郑尚志;老区义务教育刍议[J];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01期
7 孙喜亭;;人的教育与劳动力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年03期
8 周峰;西方普及义务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导刊;1991年11期
9 任志东;我省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二级培训圆满结束[J];江西教育;1993年09期
10 王金瑞;我省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教材试验总结会在南昌召开[J];江西教育;199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李慧勤;刘寒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能力建设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义务教育待解困[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记者 潜元兹;义务教育不应仅是“地方事业”[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王黎 吕诺;“两基”攻坚计划 奠实西部义务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记者 董康;江苏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新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见习记者 周爱玲;我市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一费制”[N];酒泉日报;2005年
6 温红彦;同享义务教育[N];人民日报;2003年
7 ;义务教育,,让孩子个个都能上学[N];四川日报;2003年
8 记者 李智 李卫中;我省义务教育要升级[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9 周义兴;义务教育就应围绕免费做文章[N];中国信息报;2005年
10 刘言;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9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3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8 隋明刚;中日义务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兰兰;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7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1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