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东方杂志》对清末教育改革的推动和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05 01:34

  本文选题:清末新政 + 教育 ; 参考:《中国发展》2013年06期


【摘要】:《东方杂志》作为立宪派的舆论阵地,对清末教育改革给予很大关注,成为清末新式教育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它通过域外视野下的呐喊、官方奏折和已有教育成果的宣传,努力推动清末新式教育改革;在总体肯定新式教育改革必要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对新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批评,发挥了舆论媒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Abstract]:As the position of constitutionalism, Orient magazin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became an active supporter and promo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style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mad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new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outcry of the outside world, the official notes and the propaganda of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while affirming the necessity and enthusiasm of the new-style education reform in general, This paper criticizes the defici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ducation and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y the media of public opinion.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G239.29;G529;G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2 吴春梅;张之洞与清末立宪[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3 邱巍;清末教育变革中的奖励出身制度[J];教育评论;1999年02期

4 赵曼;;《东方杂志》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关晓红;张之洞与晚清学部[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6 马自毅;辛亥前十年的学堂、学生与学潮[J];史林;2002年01期

7 陶惠娟;;《东方杂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贡献[J];黑龙江史志;2010年21期

8 仝泽矿;;论《东方杂志》的教育批判意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小丽;;清末国人“教育”观念的演变[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02期

10 张小莉;胡红晓;;清末十年兴学经费的困顿与筹措探析[J];学术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磊;于春江;;近年来国内清末新政研究概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张小坡;;论晚清徽商对徽州社会救济事业的扶持——以光绪三十四年水灾赈捐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杨琥;;章士钊与中国近代报刊“通信”栏的创设——以《甲寅》杂志为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王天根;;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的政治氛围与青年思想动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岳谦厚;田明;;舆论传媒、社会动员与权益博弈——1922年北京政府邮资加价风波之考察[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7 苏全有;;有关清末财政问题的两点思考[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8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胡文华,刘淑波;略论中国早期妇女报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欧阳跃峰;唐廷枢: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源流与历史分期[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2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廖梅;;《时务报》三题[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5 方平;;清末上海公共领域的整合与市民阶级的兴起[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6 萧永宏;;《_"园文录外编》的版本问题[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7 徐有威;王林军;;比拿破仑和威廉第二更危险的独裁者——从《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看墨索里尼在中国的形象[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8 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志远;;客家与晚清民间结社[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10 林瑞琪;;报刊博物馆:中国传播学研究中有待填补的环节——从德国亚琛市国际报刊博物馆引发的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颖;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昆励;论洪仁s曅挛潘枷隱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东阳;广告与中国传统伦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曼;清末《东方杂志》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张辉;《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尚微微;《京话日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关于联邦制的论争——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2 赵志坚,李芬;五卅运动中的《东方杂志》[J];编辑学刊;1997年04期

3 董锦瑞;胡愈之与百年《东方》[J];编辑学刊;2004年06期

4 刘兰;;《东方杂志》——培养编辑的沃土[J];出版广角;2002年06期

5 范岱年;;胡愈之和《东方杂志》[J];出版史料;2007年01期

6 周武;为国家谋文化上之建设──杜亚泉与商务印书馆[J];档案与史学;1998年04期

7 钟显添;林植;;试论清末《东方杂志》中的民权思想[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徐有威;从20年代《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看中国知识界对法西斯主义的评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04期

9 杨萌芽;;《东方杂志》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石中英;“教育”概念演化的跨文化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2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3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原因的综合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5期

5 李海霞;国外多媒体计算机教育政策及措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6 肖雪慧;从根本上检讨教育政策——反思1990年代的教育[J];中国改革;2004年12期

7 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10期

9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王等等;焦瑶光;;教育负向功能研究及其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8 孙霄兵;农村教育政策的弱势局面开始改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金花;公平视角下教育政策理念转向[N];吉林日报;2005年

10 邓聿文;谁制造了中国的教育差距[N];友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冉源懋;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D];西南大学;2013年

6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5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45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