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北京市学科评价方案的研制与实施

发布时间:2018-06-04 02:07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1期


【摘要】:研制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是一项广受关注的教育评价热点问题之一。北京市已经开展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的实践,该评价方案由学科评价框架、内容标准、评价方式与题型、评价领域分数构成、学业成就水平描述、题目示例、测试试题呈现等七部分构成。其中学科评价框架的构成、内容标准的研制、学业成就水平描述为核心部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初步形成系列化学科评价方案,探索采取纸笔测验等评价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但需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学科评价方案的研制周期、纸笔测验的局限性、评价涉及的学段、评价方案的导向性等问题。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gram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 practice of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gram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Beijing. The evaluation scheme consists of subject evaluation framework, content standard, evaluation method and question type, evaluation field scores, academic achievement level description, title examples. The test questions are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The composition of subject evaluation framework,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nt standard and the descrip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re the core parts. The Beij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cheme has initially formed a series of subject evaluation programs and explored the use of paper and pen test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eacher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onsider and study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the subject evaluation scheme, the limitation of the paper and pen test, the learning phase involved in the evalu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cheme.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孔祥娟;;PISA对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7期

2 纪明泽;;国外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现状与评述[J];上海教育;2011年21期

3 苏红;;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趋势、类型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圣权;;将PISA应用于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不可无视的两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董洪亮;;浅议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结构[J];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05期

3 姚霞;;国际科学素养测评对我国科学学科测评的启示[J];考试研究;2013年02期

4 范涌峰;廖其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经验与本土路向[J];教育导刊;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华女;多维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丽丽;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政策的价值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潇筠;八年级学生解决数与代数应用问题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慧莉;Y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中正;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蕾;;PISA在中国:教育评价新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辛涛;李峰;李凌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杨希洁;;PISA特点分析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4 亚瑟·K.埃利斯;张文军;;美国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5 李协京;;从日本全国学力考试看其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咏梅;田一;郝懿;;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验的开发[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2 周立群;;缺失与重构:基于标准的语文课程内容的思考——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6期

3 宋满林;;提高宁南山区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问题的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2005年02期

4 陈秀英;谈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条件[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8年02期

5 胡柏林;;弱势群体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平化发展[J];校长阅刊;2006年10期

6 王云峰;胡进;张咏梅;;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7 刘学东;李敏;;农村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1期

8 张雷;李华臣;;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模式探析——以山东省部分市地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9 刘朝晖;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10 王后雄;;论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基础[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龙卫国 陆阳 通讯员 伍阳春;从薄弱学校到合格学校的蜕变[N];湘潭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端鹏;家长将不再为孩子就近入学发愁[N];济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姚学文;办好每所学校培养好每位学生[N];湖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晶 特约记者 梁炜;我省7年内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索朗丹巴;让农村孩子都能上学[N];山南报(汉);2010年

6 记者 孙亚斐;义务教育均衡我市有了时间表[N];兰州日报;2009年

7 李波;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明显提高[N];晋中日报;2010年

8 记者 尚陵彬 实习生 刘圆;教育部与宁夏共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宁夏日报;2011年

9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志宏;落实政府责任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N];晋中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雯婧;促义务教育校优质均衡发展[N];天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坤;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红宇;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制度冲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袁令民;物理高考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干燕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制度、责任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董玲玲;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5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呼娜;日本の义务教育にぉける特别活动に关する一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耿;县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海潮;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5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75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