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IB课程中全球公民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5 15:21

  本文选题:IB课程 + 全球公民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摘要】:国际文凭组织是一个国际教育与考试机构。它通过课程设置和科学评价体系践行着全人教育、批判性精神和思维能力、宽容和国际理解及终身学习等新理念,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情怀,使其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国际文凭组织的项目课程和评价系统的很多理念和做法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Diploma Organiz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examination organization. Through curriculum setting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it practices the new concepts of holistic education, critical spirit and thinking ability, tolerance and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and develops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bility and feelings necessary for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Make it a responsible global citizen. Many ideas and practices of the project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International Diploma Organization have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彬彬;国际文凭项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史言;;香港国际学校中文教学述评——以国际文凭中文A1课程设置及考核制度为视点[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2 陈亚丽;侯振华;;IBO国际文凭组织课程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王燕飞;;IBDP音乐课程学生评价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10期

4 刘金洲;张蕊;李亚明;;教育国际化趋势下我国高中国际办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5期

5 胡兰;;国际文凭项目与教师专业发展[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顾彬彬;杨小微;;从分科施教到分类育人——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纠结与转换[J];基础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鸥;国际学校高中阶段课程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兰;国际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添;国际文凭项目学生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广财;国际文凭组织(IBO)中学项目的课程及其特征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严震;国际文凭大学预料中文A1课程评价体系的特征分析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勃;美国佛罗里达州双重注册课程计划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熊倩怡;上海市小学课程与PYP课程实施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嘉佳;IB数学课程简介及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雪锋;国际文凭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滕凤;广州裕达隆国际学校小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中山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小明;研究型课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上海教育;2005年Z1期

2 李普曼;廖伯琴;;儿童哲学与批判性思维[J];教育评论;1989年06期

3 王怀梅;网络信息时代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甘肃农业;2005年01期

4 金友良;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J];经济师;2005年10期

5 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崔晓慧;朱轩;;浅谈网络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年04期

7 王海龙;赵凯歌;;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吴志伟;孙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3期

9 张文婷;批判性思维:避免知识成为学生生存的异己力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刘彦华;曾宪翠;;孔子与终身学习心理学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施利承;金璐;孔小卫;;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地区四所高校为例[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史巧玲;;创建学习型社区 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心理需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邓刚;李淑兰;;庐山国学与白鹿洞书院的课程设置[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6 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邓道义;;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万玉立;;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对终身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思考[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9 张笛梅;;学习科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李伟光;顾忠军;王志刚;;青少年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忠魁;终身学习:对教育及社会的改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旭涛 编译;新加坡PDCM模式:加强教师终身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赵文芳;创建学习型组织 做终身学习的模范[N];金昌日报;2006年

4 岳娟红 杨沫 撰稿;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 着力创建学习型社会[N];太原日报;2011年

5 贾海峰;理解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内涵[N];工人日报;2002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红灿 翟伟 邬焕庆;林强委员建议关注终身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雪林;为市民办张终身学习身份证[N];文汇报;2006年

8 通讯员 周密;南汇:人人皆学,,构建学习型社会[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汪伟;同时支持10万人在线学习[N];天津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钊;中国首次获得哈马德国王奖[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3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杰;家校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村;基于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学习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雪利;职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金花;法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红云;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殷莉;基于WEB个人学习环境设计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蒋吉勇;上海地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调查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2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982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d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