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教育机会冲突问题——关于土客学额之争的考察
本文选题:清代 + 流动人口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3期
【摘要】:清代学额配置的基本原则为分区定额,与之相应的是原籍应试入学原则。在此之外,存在专为流动人口而实行的入学方法,即寄籍应试入学政策。相对于庞大的考生群体而言,学额永远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由此出现了流动人口虽已满足寄籍应试条件,却仍因流入地原有土著士民的阻挠而无法顺利应考的土客学额纷争现象。探讨清代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教育机会冲突问题,既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传统社会教育与户籍之间的紧密捆绑关系,也可为当代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入学尤其是就地高考问题提供一种恰切而有益的历史参照。
[Abstract]:The basic principle of allocation of school places in Qing Dynasty was district quota, correspon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ative examination-oriented entrance. In addition, there is a special enrollment method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at is, enrollment policy. Compared 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examinees, the number of places is always a scarce resource. Thus, although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nding students for examination, But still because of the original indigenous people obstructed and unable to successfully take the examination of the native-place dispute. To probe into the conflict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mobi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is helpful for us to fully and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e close bund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social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t can also provide an appropriate and beneficial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entrance of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especially the lo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AFA110008)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希伟;刘海峰;;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冒籍问题及其现代启示[J];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乾嘉时期科举冒籍史料[J];历史档案;2000年04期
3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峰;科举学的文化地理视角[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2 谢海涛;;科举录取名额分配制度发展形成的历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覃红霞;;以治学为乐——刘海峰教授学术研究述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4 刘希伟;;“高考户籍制”的历史镜像、现实困境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5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年01期
6 苏利嫦;;苗疆义学与清王朝经营西南[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8 张学强;张建伟;;明清“冒籍跨考”现象探析——兼论对解决当代“高考移民”问题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当今国家教育考试立法以防弊[J];湖北招生考试;2008年12期
10 王怀章;朱晓燕;;高考移民现象的再认识——从分配公正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静;;公平视域下“高考移民”新现象探析[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隽超;黄仲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文;科举在越南的移植与本土化[D];暨南大学;2006年
5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D];复旦大学;2006年
8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陈尚敏;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振华;越南阮朝科举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黎日圣;宋代科举诗赋与经义之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卢厚杰;唐、北宋《山东通史》入传人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肖祖法;大规模选拔性教育考试作弊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李毅;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弊问题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廖亚菱;科举考试舞弊、防弊及对现代考试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6年
7 易灿辉;古今语文考试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友启;试论科举制度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6年
9 赵国平;明代嘉、隆、万时期山西籍进士及其时政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10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刘海峰,樊本富;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乾嘉时期科举冒籍史料[J];历史档案;2000年04期
4 刘希伟;;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考论——一种制度史的视野[J];清史研究;2010年03期
5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花;;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与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J];考试周刊;2009年13期
2 信力建;;弱势群体教育与教育新机制[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王冬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8年04期
4 贺利中;连福鑫;;流动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11期
5 ;市场经济与教育机会均等[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11期
6 何齐宗;中国大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范丽娟;浅谈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技能开发;1999年05期
8 陈伏琴,刘献君;论我国教育机会均等[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9 王峰;从家庭背景看教育机会——转型后波兰教育机会的经济学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8期
10 潘有文;;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机会均衡的重要保障[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宏超;;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王锋;;中国教育民主化发展迅速态势强劲[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东平;;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5 吴恒祥;;流入地人群对流动儿童少年态度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张国连;;教育税制在美国初建时遇到的矛盾与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曾晓东;马Pr;;从公众的择校偏好看政策的次优选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文长;;加入WTO与我国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应对入世的基本行动策略[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杨东平;;教育改革:走向公正的发展[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东平;;教育改革:走向公正的发展[A];2005'北京年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江泽丰;流动人口可据积分享公共服务[N];中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项开来邋葛如江;农民工集中地义务教育负担沉重[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福中 通讯员 孙妤 徐忠田;流动人口学校,,还让它存在多久?[N];工人日报;2005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姚永福;“和谐社会”拷问教育机会公平体制[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张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N];淮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巍;“要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N];郴州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龚群峰 金佩庆;义乌流动人口儿童入学不再难[N];浙江日报;2000年
8 陶韬;浔阳区为流动育龄人群“送健康、送政策”[N];九江日报;2007年
9 申保珍;保障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N];农民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玲;农民工子女,因您的关注而温暖[N];新乡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殊芳;清代台湾的闽南移民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涛;美国择校政策的政治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平;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慕容勋;清代广州书院城市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平生;清代京师八旗官学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华平生;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贤玲;我国教育机会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陈世永;关于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6 张军;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徐向华;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湘军;我国教育公平性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愪江波;以公正审视学校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2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2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