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文选题:教师 + 学生 ; 参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他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论文分析了教师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指出教师不良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健康的影响,最后对教师健康心理的形成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growth, the role of teachers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teaching of cultural knowledge, but also important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behavior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ba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behaviors on students' health,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healthy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俊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徐学俊,魏礼飞;论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3 边保旗;樊富珉;;中学教师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雪;加强馆风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倪松根;;“90后”大一新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丰铁梅;郑丽;王德明;金永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汪伟,束路西;论教育创新与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现代化[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5 钟秋莲;;教师心理素质探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曹敏;;关于培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1年08期
7 赵国军,姜凌雪,赵红莲;北京市本专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杨凤林;;小学教师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压力及缓解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9 冯丽;;当前师范生职业心理准备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10 梅来源;;大学新生自我调适初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严军锋;;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章秀锋;刘江;任拉利;;贫困地区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3 张占根;赫子瑞;;教师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玮玮;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自律性影响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平果;师生隐性冲突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解琳;湖南城乡中学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行为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亚杰;高中教师外显与内隐竞争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5 吕春朋;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化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舒舒;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本科生教学能力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王京芸;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瑞兰;浅谈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乌海市教师管理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海瑛;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永芳;吸毒者压力、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翠菊;人本原理与教师管理最优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徐大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实践探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李慧;科学的人性观与教师管理[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何洪;现代教师管理中的激励艺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8 王加绵;辽宁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报告[J];辽宁教育;2000年10期
9 刘钧演,涂敏霞,陈冀京;穗港中学生对教师及校园生活评价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7期
10 徐富明;中美“好教师的标准”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灵桂;教师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J];云南教育;2004年02期
2 张黎;了解学生心理 提高教学艺术[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蒋伟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04期
4 王晓春;小学生心理自护的10条建议(续)[J];少年儿童研究;1999年04期
5 蒋焕明;掌握学生心理 注重教育实效[J];职教通讯;1998年03期
6 陈淑清;谈中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01年06期
7 国魁;从不同角度入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黑龙江教育;2002年Z2期
8 柳菊;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J];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03期
9 王利芳;;浅析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6期
10 朱月英;优秀学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及管理对策[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梅;;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成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栗继祖;;理工科高校艰苦专业学生心理调控与辅导[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4 王立娜;申继亮;钱美华;;教师关于创造性学生特征和自己喜欢的学生特征的内隐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魏玲;连榕;;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与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宋学珍;;教师集体效能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肖玺;邓健;;高校师资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冰;卢家楣;;上海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洁仪;重视把握青年学生心理矛盾[N];福建日报;2002年
2 武穴市实验中学 黄菊娥;留守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初探[N];黄冈日报;2009年
3 记者 任丽梅;灾区学生心理援助将实现全覆盖[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泉涓;孩子的心病你知否[N];浙江日报;2004年
5 雷顺号 林斌 蔡雪玲;心理救援疗心伤[N];闽东日报;2006年
6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于书涛;给学生心理放个假[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微;教育的出发点:心理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张粟;班主任如何抓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铜仁日报;2007年
9 李琼燕;我省启动高校受灾学生心理援助行动[N];陕西日报;2008年
10 史力 作者单位:台安县人民检察院;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N];鞍山日报 ;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钱琴珍;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杜伟宇;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学来;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贾红媛;寄宿学校学生心理热点问题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飞;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向光富;中学教师工作倦怠、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6 夏文玲;中学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学生心理健康观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罗凯梅;珠三角地区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文;新疆哈密地区初中学生心理伤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燕;工作倦怠的跨行业调查和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8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5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