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家对实践教学的探究
本文选题:近代 + 教育家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实践教学是职前教师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使师范生获得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教育家在创办我国近代教师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师范生的培养质量,高度重视实践经验在师范生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实习、社会服务、科研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多方的积极探究,奠定了实践教学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y in which pre-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chang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enables normal students to gai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course of establishing modern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normal students, modern educato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id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services. 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 and other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been actively explored, which has establish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规划项目“实践导向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12YJA880125)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小学教育家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育家形成机制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罗德红;;创生中国教育学派的知行互建之路——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学校变革理论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3 刘普;姜国俊;;论廖世承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项红专;;民国时期名校的校风建设[J];中国德育;2011年04期
5 刘普;王琨;;论廖世承的师范教育思想[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仲玉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肖朗;项建英;;近代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以北高师和南高师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周险峰,张春红;陶行知与近现代教学法中国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吴云鹏;;近代教育家对培养教师精神的追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7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德红;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关系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经亨颐和春晖中学:“纯正教育”思想关照下的办学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托平;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封业琼;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4 韩彦肖;留学生与民国职业教育(1912-1937)[D];西南大学;2012年
5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珍珍;民国职业教育研究(1912-1927年)[D];河北大学;2005年
7 孔春辉;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办学思想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冯建;北洋政府后期(1919-1927)由校内矛盾诱发的学生罢课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红波;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外同期教育家比较(十二)[J];教师;2010年20期
2 苏文记,刘晓莉;丘逢甲创办岭东同文学堂的经过及其影响[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玉海;;近代内蒙古教育家邢致祥与他的著作[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0年01期
4 胡健;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美育思想新论[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胡卫清;论近代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J];学术研究;2001年07期
6 吴建华,潘毅文;日本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考察[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胡卫清;论近代来华传教士的通识教育思想[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杨齐福;论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解体[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谢攀峰;;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娇娇;王莉;寇亚兰;罗琳;宋维虎;;论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J];群文天地;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卢元锴;;提倡教育家办学治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3 张玉臣;;教育家成长与实现教育家办学面临的瓶颈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罗晓明;;“人格本位”立说[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蔡仲德;;论教育家冯友兰[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郭剑波;尤云弟;许敏;;浅论留日学生与浙江近代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编者的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编者的话[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张乐群;;试论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尧;实现教育家办学须解三道“扣”[N];人民日报;2011年
2 何勇;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N];人民日报;2007年
3 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中心学校 董国雷;农村教育家离我们不再遥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袁振国;教育家的诞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本报记者 徐敏 彭薇;孕育教育家,需要怎样的土壤[N];解放日报;2010年
6 王湛;为教育家办学创造良好条件[N];天津教育报;2007年
7 江苏省泰兴中学 马张留;成就教育家之路[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萍;未来教育家的使命[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时代呼唤和造就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杨铁平;教坛方家谈“教育家办学”[N];常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建;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伍春辉;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瑶;教育家研究与未来教育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佳雪;实践取向的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顾静;印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5 何雪利;职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翔;湖南近代私立教育研究(1902-1957年)[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甘重花;实用主义、民主与教育[D];兰州大学;2008年
8 宁芳艳;近代外国教师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肖艳芳;英国教师教育实习中的大学与中小学校伙伴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彭爱波;查尔斯·埃利奥特教育思想透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00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0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