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效果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1 12:35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本质上属于实践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该文设计通过课程学习、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三种学习方式的连续体的作用下,从认知性、技术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综合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学习支持系统,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侧重性地提供支持,实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在构建以区域性互动为特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协同发展为愿景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分别对三个维度的内外部学习支持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belongs to the practice community and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community. This paper designs a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it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ntinuum of three learning modes: course learn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support is provided emphatically to realiz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earning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teraction and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onal effect of the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supported by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learning.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技术支持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58)资助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师生行为分析——一个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顾小清;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赵健;郭绍青;;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馥卿;王京华;;信息环境下的教师发展模式[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2 黄纯国;;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谢康;课程信息化: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4 李娟;;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6 鲍日勤;;基于课程BBS平台的远程学习者异步交互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7 张妙华;武丽志;刘春华;;虚拟学习社区师生交往现状管窥:对比研究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8 况姗芸;;课程论坛中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者特征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9 李兴保;刘敏;;虚拟社区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10 顾小清;鲁志芳;;从一个学校的发展看教育信息化成效——仙霞中学的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银玲;教师远程培训中在线干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尚朝;中小学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分析及框架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闻铭;构建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平台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静;小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龙;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及应用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旭;高校参与下的中学教师研修共同体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郑晓川;美国新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eMSS项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詹艺;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闫科学;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学习过程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李芒;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的教学能力[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6 南国农;谈谈教学方法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03期

7 曾拓,李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孟育群;;现代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年03期

9 Kirschner,P.,盛群力,沈敏;旨在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环境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4期

10 陈丽;李芒;陈青;;论网络时代教师新的能力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建;广西电大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谌晓芹;;学习支持浅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龚自康;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4 陈学建,陶群;现代远程教育公共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顾怡;对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框架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6 达再德·伊勃拉欣,阿布道·赛隆,李亚婉;放送大学的学习支持与教学管理体系[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Z1期

7 张建伟,陈琦;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发现学习:学习支持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8 邹范林;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概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9 ;课题简介[J];天津电大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庆标;浅谈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国华;李克东;;计算机模拟环境下学习支持类型对发现学习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孙燕青;董奇;;学习支持对儿童在动画片语境中学习英语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张建伟;陈琦;;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科学发现学习:内在条件与学习支持[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单丛凯;;“三环一场”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刘小群;;关于构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体系的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任颖;裘伟廷;;基于Internet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范春林;;中小学生课堂社会环境知觉的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范春林;;初中优差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特点及课堂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罗辉;吕永忠;李冰;;学科专业网站综合评价标准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卫东邋陈晓春;探访全国首家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N];新华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泗洪组;“四维”远教课堂提升学用效果[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3 黄荣怀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质”与“量”的失衡[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余小乔邋刘长明;“爱心接力棒”接出珠城“大爱”[N];蚌埠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钟伟;提问“空中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喜林 一夫;为了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谢 宏;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美丽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张桐;教学支持服务:为师生排忧解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程武;远程教育要唱大战[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10 袁放;在规范管理和质量保证上狠下功夫[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妮;企业敏捷学习要素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嵘莎;藏族地区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3 常薇;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知识向信息化教学能力迁移的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茂平;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姜亚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艳;高校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士艳;甘肃省藏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付云;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与课程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10 汤胜辉;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5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35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