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文化构建探讨——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Distance education brings up the culture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a good culture of distance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cultural analysis of people and ev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ety, economy, national tradition and life styl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Guizhou Qiandongna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ethod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cultu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作者单位】: 贵州黔东南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学高;;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亚文化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2 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11期
3 张德明;我的远程教育研究观[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柏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建新;;课程文化:专题研究性小课程的开发与开放教育品牌课程建设——以四明地方文学专题研究性小课程建设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任冠伟;;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影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单宁珍;;广播电视大学校训面面观[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张根乔;;对远程教育管理合作文化的初步探讨——以电大系统管理合作为个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车晓勤;;丰蕴的情境 乐心的求知——现代远程教育文学课程导学的文化探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查代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文化建设的五大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童泽林;;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趋势——基于五力模型理论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8 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9 常书红;;大学与北京的文化品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潘道忠;;西方高校标志设计图式与风格特征[J];包装工程;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龚钰淋;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培富;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兰;论高等教育的教育自由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芳;我国“985”高校教授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婷婷;溃败·缱绻·拯救[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洛丹;浅析大学精神[D];兰州大学;2011年
6 王全英;大学教师应有的职业个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菲菲;大学生物质利益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乐乐;《时代公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论争[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继琏;中西大学人文精神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宇虹;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重建的德育使命[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宝仙;成人学习者特性和成人教学原则[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1期
2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3 陈琦;教育心理学与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大教育;1999年03期
4 王启勇;远程开放教育与跨文化的交融[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张敏霞,丁兴富;英国开放大学的电子远程学习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陈丽 ,张伟远;网络时代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第21届ICDE远程教育国际会议”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肖河;学习和研究点儿远程教育社会学[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8 单从凯;远程教育的文化迟滞[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9 冯少舟;论远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毓洁;解决女童入学问题 实现普及教育[J];教育探索;1988年04期
2 陈治轩;;浅谈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J];软科学;1990年04期
3 廖建英,马迎教,邓树嵩,谭盛葵,蒙仕江;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9期
4 斯钦夫;;浅谈我市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龚森;李俊;;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问题[J];华章;2009年01期
6 李俊;张婕;;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7 韩作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22期
8 梁仕云,崔含鼎;论现代教学系统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徐巧英;试论构建西部地区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彭寿清;论中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失及构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2 左红武;;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4 王佳权;丁红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志伟;;浅谈学生成长记录博客社区的构建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徐中收;;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之构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韦晓康;马强;方征;李俊怡;;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8 张学敏;贺能坤;;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对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的调查[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冯平;;甘肃民族地区体育师资人员培训途径探讨[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邹时炎;卓晴君;张健;朴胜一;李晋裕;宋尽贤;李正心;毕诚;方晓东;王明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课题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朝双;加快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途径[N];贵州民族报;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振敏 刘朝侠;为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容[N];团结报;2006年
3 杨振宇;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多煤体及互联网的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胥茜;四川:民族娃上学路不再漫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纪娟丽;教师培训等配套工作形势依然严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贾辉;“强国必先强教”[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李树坤;山东阳信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N];今日信息报;2005年
8 刘明中邋张晋伟;“小阿郎”读书不用买课本[N];中国财经报;2007年
9 记者 李宣良;“双语”教师[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盖山林;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应“优先重点”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彩虹;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席作宏;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构建与教学专业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晓红;当代审美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锦松;教师权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韦伟;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曹国芳;对话教育中教师权威的消解和重建[D];扬州大学;2009年
8 程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子莹;我国现代教育督导权威的缺失及其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刘晓敏;“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二位一体模式的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5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4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