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教育功利的三个层次

发布时间:2018-09-17 13:40
【摘要】:任何活动都有其功利,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功利是有层次的,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上功利,即灵魂教育;二是形中功利,即道德教育;三是形下功利,即知识教育。针对教育功利的不同层次以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对应的策略。
[Abstract]:Any activity has its utility, and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 The utilitarianism of education has three levels, concretely speaking, it is shown in three aspects: first, utilitarianism in form, that is, education of soul; second, utility in form, that is, moral education; third, utility in form, that is, education in knowledge.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al utilit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徐佳;;技术意志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丽红;生命的探索——欧茨悲剧艺术展现生存危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卓;;道德教育中的四个“交往”层次[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6期

2 唐福全;;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J];考试周刊;2010年12期

3 ;德育何为——鲁洁教授访谈录[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4 朱道云;;综合实践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作用[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2期

5 梅萍,林更茂;面向21世纪的道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9年Z1期

6 唐卫红;道德教育的情感特质及道德教育一体化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文妙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科技资讯;2007年30期

8 徐丹杰;;现代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及作用[J];成才之路;2008年31期

9 张玉茹;施展望;;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J];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徐芳;;推进感恩教育——和谐社会的德育改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良才;;礼教传统与当代青少年的礼仪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齐学红;;道德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视野[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9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吴元训;;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蒋建华;道德教育需要精耕细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解艳华;朱小蔓:至情至性投入情感道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唐棠;利用网络开展道德教育[N];广西日报;2004年

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杨眉;论道德的心理保健功能[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张宏玉邋记者 初霞;以传统文化塑造师生品德[N];哈尔滨日报;2007年

8 记者  毛新;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N];黄石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桂青;道德教育“变脸”[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赵兴林;道德教育从少儿抓起[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7 崔欣,

本文编号:2246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46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