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的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examples in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s words and sentences, examples also have three dimensions: grammar,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but pragmatic factors play a greater role. Teachers provide examples to guid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 attributes while ignoring other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guiding attention, separa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phenomena and adopting "model-representation". In order to play a more effective role i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teachers must consciously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and interpret examples.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雯霞;;关于教材范例教学价值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2期
2 李芳;“教”是为了“不教”——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创造性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杨沫辉;;试论教师属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4 杨锋;王健;;复杂性思维与生成性教育目标的建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肖丽;;教育本质与教育学的人文学科属性及其关联[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朱永坤;曲铁华;;重视教育政策“公平”属性——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起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张艺耀;周先进;;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再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8期
8 赵俊峰;胡仁友;;中国跨境远程教育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10 杨凤英;;教育产品的属性与政府职能的调整[J];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姜淑琴;;让色彩扮靓心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高健;;多媒体教学课件色彩表意论略[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伍承聪;管健;;大学生校园污名心理与行为的归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道玉;;对长江流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5 陈莹;;青少年学生时间自我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东菊;靳淑慧;;农村儿童心理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娜;申继亮;胡心怡;;对偶比较法在新入职教师工作价值观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田伟;辛涛;;八年级学生统计概率学习诊断测验的编制:规则空间的方法[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葛清秀;;教育与“中介”的相关性[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陈旭;周菲;;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群;教育的分道扬镳与殊途同归[N];中国信息报;2004年
2 记者 张宝敏;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镇九年制实验学校 陈玲玲;通向塑像的路不止一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中国消费者报 石敬涛;零拨款颠覆义务教育公共属性[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振宇;一个被称作“教师”的职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 鲁兴树;理性对待学校品牌追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白桦;教育,,你究竟姓什么?[N];中国老年报;2004年
8 张新学;教育“产品”要保证高质量[N];光明日报;2002年
9 晓君;现代教育的悲哀[N];保定日报;2005年
10 ;学生校服可以变变脸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君;关于教育人性化的驳论[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凤娟;基于语义网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中领域模型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令永;求索与萌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廷军;MS Agent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海君;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燕军;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较分析—个人、家庭、国家教育目的的视角及其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唐小华;课程之于主体的生成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訾白云;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敏;校园网的生态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23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2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