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Abstract]:Rejection of school (school refusal,SR) is a psychological disorder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e to emotional disorders, especiall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SR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SR not only interferes with the learning and grow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ut also may disturb the family and social function of children. So earl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re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R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earl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SR.
【作者单位】: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晨阳 ,林节 ,甘诺;拒绝上学住院儿童的临床分析及个性特征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6期
2 姜季妍,李晓非,任传波,杜亚松;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昀,施慎逊,杜亚松;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2期
2 张智;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有效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媛;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泽明;;重视校园游戏活动的心育功能[J];大众心理学;2007年05期
2 瞿鸿雁;许远理;;父母元情绪理念研究综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黄俊英;;儿童心理:风雨下的娇嫩花朵[J];观察与思考;2005年11期
4 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国礼;董奇;;问题行为综合理论模型及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6 周乐山;何国平;刘丹;;肥胖及超重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5期
7 刘静;梁媛;;感恩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8 朴志芳;;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9 张海钟;胡志军;张万里;;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问卷调研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0期
10 吴文峰;陈世英;卢永彪;;7年级学生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文英;张卿华;冯成志;施琴芬;周成军;张斌涛;;江苏儿童青少年一般能力(智力)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董奇;林磊;夏勇;刘凤瑜;;7—17岁儿童青少年恐惧心理发展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李红;;5—17岁儿童青少年解决符号三项系列问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董振华;王美芳;;儿童青少年行为归因与自发特质推理之间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金红霞;;不同时期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资料对照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王美芳;董振华;;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孙妮;高峰强;;美国社区心理学关于儿童、青少年研究的现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高隽;钱铭怡;钟杰;徐凯文;王雨吟;李松尉;邓晶;汪智艳;杨凡;;以学校为基地对四川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干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志楠;邹晓燕;;8~16岁儿童行为自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非常教育网首席咨询师 宋少卫;儿童青少年地震心理危机干预建议[N];中国人口报;2008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沙琼;别做“直升机”父母[N];健康时报;2010年
3 翟金国 赵靖平;适应能力 从小培养[N];健康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吕向群;你不会懂得我伤悲[N];玉溪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冰;不建议采访地震中的伤残儿童青少年[N];中国人口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秦洋 本报通讯员 褚春秀;莫让“心病”吞噬了孩子[N];山西日报;2004年
7 李卫芹;受灾儿童最需要爱和安全感[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刘玉琴 曹荣祥;扬州关注“成长的烦恼”[N];新华日报;2003年
9 记者 李凝;“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刘津;心理能力的培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2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孔庆胜;济宁市青春中前期青少年心理行为、个性特征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王亚南;加工速度、工作记忆与思维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娜;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庆;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特点及其性别刻板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俊茹;交流方式与性别配对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田云;儿童青少年心算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崔映飞;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与宽恕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薛蕾;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振华;儿童青少年行为归因与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谭芙蓉;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在中意儿童样本中的测量等值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夏天;对非病理性生长发育迟缓儿童青少年适宜运动干预强度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江瑞芳;埃森儿童青少年创伤问卷中文版信效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4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