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课程改革呼唤“有根有翼”的课程思想

发布时间:2018-12-10 20:06
【摘要】: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思想作指导,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有根有翼"的课程思想,才能担当指导课程改革的重任。"有根有翼"的课程思想主要包括这样一些主要观点:强调课程思想的本土化和原创性,重视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会探险和创造,谋求知识与智慧的协调发展,倡导课程活动的知行合一。这些思想对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t is the key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urriculum reform to choose what kind of curriculum thought to guide. Only the thought of "having roots and wings" can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guiding curriculum reform. " The thought of "having roots and wings"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ain points: emphasizing the localization and originality of curriculum though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urriculum and life,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learn to explore and create, and seek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wisdom.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curriculum activities. These though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and deepen curriculum reform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J];读书;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庆华;;高校法学教师研究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5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翠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杜勇敏;刘刚;南豪峰;;学生群体公德状况调查分析——以贵阳市小学生群体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冯振环;王莉娜;冯领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异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疆;;走向有意识的进化之路——用机体认识论引导工程演化[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董朝霞;张译文;;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系设计[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陆文龙;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明立;高中化学发展性习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庞玉忠;探究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9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健;;美国《普及科学——2061计划》课程思想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1期

2 郝德永;;课程的时代状况与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3 张秋慧;郭志明;;“学生中心课程论”与教师——杜威课程思想中的教师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04期

4 徐继存;;思想不是现实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6期

5 冯文全;论科技革命对学校课程的影响[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6 王秀珍;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柯政;;课程政策的执行与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8 刘兆栋;;新课程改革对人文精神的关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黄宇星;;教师职业专业化及其发展对策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赵清福;;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3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4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5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6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李菊文;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N];铜川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 冯晓红;课程改革:应是一道“AA制”的大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娜;先秦道家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1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71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