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我国失独家庭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3 08:49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父母精神的寄托。然而对于我国如今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自然就成了一个越发凸显的社会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失独家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呼吁社会更多地去关注失独家庭,让他们在失去孩子之后能够更好地走出阴影,安度晚年。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amily in China, children are not only the continuation of blood, but also the sustenance of the spirit of par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raising children against the elderly and inheriting generation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However, for the vast number of independent families in China, their emotional dependence and old-age security naturally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ost families,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appeal to the socie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ost families,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get out of the shadow and spend their old years safely after losing their children.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44.2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J];人口研究;2002年04期

3 刘庚常;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繁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探因[J];德州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卢锡洲;;张珊的烦恼不见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4期

3 张全和;;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4 王秋珍;还你一片明朗的“心”空——心理问题个案研究与矫正[J];教学与管理;2004年19期

5 余薇,章向红,马可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4期

6 陈勇;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4年04期

7 陈刚,刘寅齐;关注学生心理 提高教育质量[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孙菊花;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铁梅;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健康的维护[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杨晓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连一平;;浅谈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郝志红;;关于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王兴华;;为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营造快乐人生——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付辰;;关于留守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燕;杨鸿泰;;研究生突发心理问题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大均;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艳杰;;大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蔺桂瑞;赵凯;梁凌寒;;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项光勤;;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防治[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社会学所 沈杰;心理问题与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王金菊 记者  吴天飞;哈市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升高[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丁勤;心病怎样划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李日新;“房奴”:努力工作最减压[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周丽;男孩进入叛逆期[N];河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李则宣;找工作受挫 海归成“宅女”[N];大众卫生报;2008年

7 靳晓方;父母要给孩子减压[N];中国老年报;2006年

8 李明宇;我们是心理问题回收站[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本报通讯员 马辉邋本报记者 林培;“多大事呵”,有助心态良好[N];新华日报;2008年

10 李学梅;三成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叶斌;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6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孙文影;完美主义的结构特征及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建明;中学学业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闻钧;公安院校学员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禄玉;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袁荃;网络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梅;昆明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兴华;我国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陈彩萍;“全托制”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张忠祥;卫生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3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63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