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重心转移与问题转换——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4 02:4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在关注重心上,这些讨论经历了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转移,而在提问方式上则从"教育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实践)"转向"教育理论如何走向实践"、从"如何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转向"教育实践者如何建构理论"。在梳理有关上述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认为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凸显"专业视野",走向"实践分析",关注"中国语境"。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been discussed continuously and extensively. I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se discussions have experienced the transition from "educational theory" to "educational practice", while in the way of questioning, it has changed from "how educational theory connects with practice" to "how educational theory moves to practice". From "how to construct practice-oriented Educational Theory" to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how to construct Theory".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still needs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vision", move towards "practical analysi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contex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科建设的反思与前瞻”[09YJC880033] 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在断裂中承续:教育学发展的中国道路”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类“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生产机制研究”[12PJC026]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伟;再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3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李政涛;;论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王学义;;也谈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需要一个能动的‘中介’[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9年03期

6 诸燕;赵晶;;教育模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段建宏;;教育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想融合[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8 徐晓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在于教育实验——国外教育实验研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年02期

9 何小忠;论教育理论现实化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10 张立昌;“教师个人知识”:涵义、特征及其自我更新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玮;徐燕;李晓燕;;论校本理论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陈玮;试论现代英语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蔡连玉;“教育规律”与“关于教育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方新普;李莉;黄文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谢家鑫;;浅论针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教学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何李来;;论教育学的人学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7 韩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程志超,张敏;基于知识的沟通方式有效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董黎明;;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建立浅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赵振红;;论教师实践知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景方珊;;浅论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志魁;张诗亚;;人的早产与教育起源——兼评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一书的教育价值[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麦巧;;师范院校语言类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7 顾海良;沈壮海;;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述评[A];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海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美华;全景式教学在《文化生活》运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静;中小学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丽娟;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3 陶富源;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J];东岳论丛;1995年06期

4 曹永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性”辩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7 王海英;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一种社会学的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8 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9 洪明;西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转向——行动研究探略[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10 王学义;;也谈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需要一个能动的‘中介’[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少君;凯洛夫和赞科夫学生发展理念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洲;;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王柔刚;校本课题研究及案例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3 沈卫华;;教师职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冉乃彦;;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0期

5 于忠海;;主体论视阈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6 岳欣云;董宏建;;“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发展的新思路[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7 伍红林;;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新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郭红霞;;论教育工程师及其职能[J];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9 朱光明;;理解教育实践的地位——来自阿伦特“行动”思想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10 张浩;;浅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周小李;;新中国教育方针之“血脉”与“灵魂”溯源[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任钟印;;略论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几个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寅平;薛晓明;;略论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7 曲铁华;;论成仿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刘传德;许华;;关于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几个问题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喻t 贞;;论成仿吾教育实践中的求实务实精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瑞t,

本文编号:2464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64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