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学目标认知偏差:负效应及其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11 10:10
【摘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实质、内容、价值功能及其制订依据等方面的认知偏差,不仅影响其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教学目标的制订,同时也易造成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意性和教学效能的低下,进而严重妨碍其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与正确把握教育目的内涵,弄清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学的本质,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及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教学及其目的的正确反映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作用。此外,学校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为教师克服与纠正教学目标方面的认知偏差营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2009年度基金项目“教师教学认知偏差探析及合理教学认知体系构建”(项目编号:09YJA880074)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爱珠;;教学目标的内涵理解和文字表述上的误区及修正——来自第一批小学新课改试验区的反思[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马会梅;;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奇;;思想政治课中人格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马金柱;崔玉东;余丽芸;王北艳;朱战波;;理工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3 耿兰芳;张志红;;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天剑;四六级考试及大班授课带来的潜在心理影响——试析落后地区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裴娜;;陈述性知识及其掌握策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史海玲;大学教育质量的危机——“考前突击现象”剖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白桂香,伍芳辉;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周华丽;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蓝晗;;“学困班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山;;“参与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参与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物普通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中期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钱智琴;;课堂中的和谐与不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8 孙小吕;;新时期少儿读者的心理需求探索[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穆艳玲;;体育教学仿真系统的初探[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莉;;基于语料库的初中学生词语偏误现象考察[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桂德怀;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立忠;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盖立春;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杜烁;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洋;引导发现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桂志英;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幼儿师资工作中教学的现状与改善建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升日;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豪祥;张国兵;;教师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的认知偏差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1年03期

2 魏敏;;小学英语公开课中常见的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5年11期

3 王丽娟;;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进行听课及评课[J];辽宁教育;2007年12期

4 马会梅;;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目标管理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莫正云;;直面“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年03期

6 田静;;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偏差的质性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4期

7 彭豪祥;李红梅;;教师教学认知偏差的实质及其特点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继省;;学生在处理数学信息过程中的偏差及其纠正[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Z2期

9 向葵花;张琼;;学校变革进程中教师教学品质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10 余小刚;;着眼于“不需要教” 着手于“还需要教”[J];四川教育;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德贵;;《网络会计》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姚红卫;;再议高师和声公共课教学之目标、内容及技能培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何畏;;论孔子“因材施教”与“交际教学法”之关联[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郭成;郭芳;周巧;;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沈玉荣;;从接受美学看中学文学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张子安;郭公民;纪红;;院系级教学评估刍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9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与建议[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全世建;;《方剂学》案例引探式教学法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追寻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孝昌县邹岗镇卢管中学 梅少琳;浅谈新理念下教师教学的着力点[N];孝感日报;2011年

4 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教研室 严红云;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张家港市乘航实验小学 钱惠娣;教育因诚实而精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 蒋建伟;新课标下的语文目标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元婕;经合组织为教师“把脉”发起国际教学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郝德元;居高声自远[N];忻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超;谁为教师送上“心灵鸡汤”[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市猪场坪乡丫口寨小学 吕敏;怎样上好一堂课[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帅;中小学教师学业乐观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军;管理决策中的个体认知偏差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蔡峗;短视认知偏差与财务舞弊行为[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李箭;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跃;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宇;语文教师备课变革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武卫琴;农村化学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于全;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王俪嘉;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羿;普通高校电影艺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邓毅;高校构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模式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黄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9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