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疏离感相关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疏离感相关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通过采用自编《大学生内-外信任评定量表》和疏离感量表对大学生信任半径、信任水平以及疏离感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了三者之间关系,最后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疏离感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结果表明: (1)自编的《大学生内-外信任评定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信任半径的工具。 (2)大学生的信任半径存在性别差异、身份差异、月消费水平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的信任半径大于女生的信任半径;非学生干部的信任半径大于学生干部;大学生信任半径随着消费水平的升高而减小;高年级学生的信任半径大于低年级学生。 (3)大学生的信任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身份差异和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信任水平低于女生;非学生干部的信任水平低于学生干部;高年级大学生的信任水平低于低年级学生。 (4)信任半径和信任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5)大学生疏离感的发生率高,但程度尚不严重。 (6)大学生的疏离感存在性别差异、身份差异和母亲文化程度差异。男性大学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其疏离感程度显著高于学生干部的疏离感;母亲文化为小学的大学生其疏离感水平最高,母亲文化为大学的大学生其疏离感水平最低,且这二者差异显著。 (7)愤世嫉俗因子与疏离感呈显著正相关,信任因子与疏离感呈显著负相关,信任半径与疏离感的相关并不显著,说明愤世嫉俗水平高的大学生其疏离感水平也高,信任水平高的大学生其疏离感水平低,个人信任圈的大小与其疏离感水平的高低没有关系。 (8)愤世嫉俗因子和信任因子对疏离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信任半径 信任水平 疏离感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引言9-10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0-22
- 1 人际信任10-17
- 1.1 人际信任的含义10-12
- 1.2 人际信任的分类12-13
- 1.3 人际信任的理论来源13-15
- 1.3.1本能进化理论13-14
- 1.3.2 发生认识论14-15
- 1.5 信任半径15-17
- 1.5.1 信任半径的定义15-16
- 1.5.2 信任半径的研究现状16-17
- 2 疏离感研究综述17-22
- 2.1 疏离感的定义17-19
- 2.2 疏离感的研究现状19-21
- 2.2.1 疏离感的国外研究现状19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19-21
- 2.3 疏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21-22
- 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22-24
-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22-23
- 2 研究假设23
- 3 研究意义23-24
-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24-53
- 1 研究一 大学生内-外信任评定量表的编制24-32
- 1.1 研究目的24
- 1.2 研究构想24-25
- 1.3 编制大学生内-外信任评定预试量表25-27
- 1.3.1 研究目的25
- 1.3.2 研究方法25-27
- 1.4 编制大学生内-外信任正式评定量表27-30
- 1.4.1 研究目的27
- 1.4.2 研究方法27-28
- 1.4.3 结果与分析28-30
- 1.4.4 大学生内-外信任评定正式量表的确立30
- 1.5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30-32
- 1.5.1 研究目的30
- 1.5.2 研究方法30
- 1.5.3 结果与分析30-32
- 2 研究二 大学生人际信任半径的计算及与信任水平的关系调查32-40
- 2.1 研究目的32
- 2.2 研究方法32-34
- 2.2.1 信任半径的计算方法32-33
- 2.2.2 研究对象33
- 2.2.3 研究材料33-34
- 2.2.4 统计方法34
- 2.3 结果与分析34-38
- 2.3.1 大学生信任半径与信任水平的一般状况34-35
- 2.3.2 大学生信任半径与信任水平的人口学差异分析35-38
- 2.3.3 大学生信任半径与信任水平的相关分析38
- 2.4 讨论38-40
- 3 研究三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40-48
- 3.1 问题提出40-41
- 3.2 研究方法41
- 3.2.1 研究对象41
- 3.2.2 研究材料41
- 3.2.3 研究工具41
- 3.3 结果与分析41-44
- 3.3.1 大学生疏离感的现状41-42
- 3.3.2 大学生疏离感的性别、是否学生干部差异42
- 3.3.3 大学生疏离感的年级差异42
- 3.3.4 大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与其疏离感的关系42-43
- 3.3.5 大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与其疏离感的关系43
- 3.3.6 大学生信任半径、信任水平和疏离感的相关关系43-44
- 3.3.7 人际信任各维度对大学生疏离感的回归分析44
- 3.4 讨论44-48
- 3.4.1 大学生疏离感现状分析44-45
- 3.4.2 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征45-47
- 3.4.3 大学生疏离感与信任半径、信任水平的关系分析47-48
- 4 教育启示48-51
- 5 结论51-52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8
- 附录58-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先鹏;;人际信任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影响因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徐夫真;;关于青少年疏离感研究的理论分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徐夫真;张文新;;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5 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6 杨慧;刘爱书;;农村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点及对友谊质量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4期
7 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8 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9 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疏离感相关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