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鄂尔多斯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1:02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职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与规范化管理及社会对中职生职业选择的各个方面的迫切需求与要求,使得中职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已成为影响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研究却较少。为了较深入系统地了解中职生的健全人格、心理健康及其的关系,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 本文由五部分内容组成: 选题的背景与价值:从中职生心理问题及不健全人格特征现象入手,探求问题产生的成因,补充全国性被试样本,为在特定地区中职生的心理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并找出有利于解决心理问题的理论依据,探讨符合本地区中职生特点的针对性策略。 文献综述:综述了国内外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国内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中职生人格现状;国内中职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研究过程和结果:以鄂尔多斯市三所中职院校的460名学生为被试样本,问卷调查工作是具有详细指导语的问卷直接发放给被试者进行填答。实际发放问卷460份,收回问卷432份,收回率为93.9%,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为91.9%。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统计分析。 结论:分析了中职生健全人格形成中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并探讨大五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主要有: ①三所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上,在民族、在读年级等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②三所学校中职生在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及其他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③性别差异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男性中职生更容易在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④中职生不同专业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敌对、强迫、偏执、精神病性有直接影响。 ⑤人格五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 ⑥中职生健康人格水平对心理症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对中职生的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 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 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715.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价值9-11
  • 一、 选题背景9-10
  • 二、 选题价值10-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19
  • 一、 中职生心理健康11-14
  • (一) 心理健康的概念11-12
  •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12-14
  • 二、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4-17
  • (一) 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14-15
  • (二)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15-17
  • 三、 中职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17-19
  • 第三章 研究方法19-21
  • 一、 研究方法19-20
  • (一) 被试19-20
  • (二) 研究工具20
  • 二、 统计处理软件20-21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21-37
  • 一、 鄂尔多斯市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21-29
  • (一)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情况21-23
  • (二)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人口统计学差异23-29
  • 二、 人格五因素特征29-32
  • 三、 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32-37
  • (一) 情绪稳定性与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32-33
  • (二) 中职生外倾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33-34
  • (三) 中职生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34
  • (四) 中职生宜人性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34-35
  • (五) 中职生责任性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35-37
  • 第五章 讨论37-45
  • 一、 鄂尔多斯市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37-40
  • (一) 心理健康整体状况37-38
  • (二) 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民族、年级、专业差异分析38-40
  • 二、 人格现状分析40-41
  • (一) 缺乏自我认识40-41
  • (二) 情绪不稳定而敏感41
  • (三) 抗挫折能力差41
  • 三、 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问题41-42
  • 四、 教育建议42-45
  • (一)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43-44
  • (二)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对中职生的文化教育44-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张春妹;;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仪梅;周红萍;张淑华;;大学生人格特质对求职行为作用机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唐祖明;;家校协作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2010年33期

4 江怀芹;;技校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6期

5 梁凯;;论性格与职业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6 张春杰;;儿童厌学现象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杨波;大五因素分类的研究现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陶芳标,张金霞,毛琛,马尔健,高茗,苏普玉,王敏;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9 王沛;杨金花;;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10 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异凡;高职学生人格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顺利;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洪涛;运气信念、人格五因素与成就动机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8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