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3: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青少年成人成才、家庭幸福和谐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原理,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素质教育思想和西方社会素质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成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观点和理论,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为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对于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力图在借鉴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分析了选题意义,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本论文的内容框架,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素质教育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质教育观和西方社会教育理论等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及其关系。 第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在大量阅读、分析、归纳研究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素质教育观的论述以及有关素质教育观的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力图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理论体系。 第四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特点。结合建党以来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概括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特点,力图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指导作用。 第五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时代意义。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论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 理论来源 基本内容 特点 时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0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1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11-12
  • 1.1 什么是素质11
  • 1.2 什么是素质教育11
  • 1.3 什么是素质教育观11
  • 1.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11-12
  • 1.5 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12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2-14
  • 2.1 研究目的12-13
  • 2.2 研究意义13-14
  • 2.2.1 理论意义13
  • 2.2.2 实践意义13-14
  • 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14-23
  • 3.1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的研究14-17
  • 3.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素质教育观的研究14-15
  • 3.1.2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素质教育观的研究15-16
  • 3.1.3 关于西方素质教育观的研究16-17
  • 3.2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的研究17-21
  • 3.3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特点的研究21
  • 3.4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时代意义的研究21-22
  • 3.5 基本评价22-23
  • 4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23
  • 4.1 研究思路23
  • 4.2 内容框架23
  • 5 主要研究方法23-24
  • 6 创新性及局限性24-25
  • 6.1 创新性24
  • 6.2 局限性24-25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25-37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素质教育观25-28
  • 1.1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25-26
  • 1.2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26-27
  • 1.3 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7-28
  •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质教育观28-32
  • 2.1 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28-29
  • 2.2 强调“学以致用”29-30
  • 2.3 主张“有教无类”30-31
  • 2.4 注重“因材施教”31-32
  • 3 西方素质教育思想中可资借鉴的优秀成果32-37
  • 3.1 注重人格的培养32-33
  • 3.2 主张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33-34
  • 3.3 重视创新性能力的培养34-35
  • 3.4 提倡教育对象的普及化35-37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主要内容37-62
  • 1 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的观点37-40
  • 2 关于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的观点40-41
  • 3 关于素质教育的灵魂的观点41-43
  • 4 关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的观点43-45
  • 5 关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的观点45-52
  • 5.1 强调三观教育45-46
  • 5.2 提倡三德教育46-48
  • 5.3 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48-51
  • 5.4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51-52
  • 6 关于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想52-62
  • 6.1 保障机制——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源动力52-55
  • 6.1.1 法制保障52-54
  • 6.1.2 投入保障54
  • 6.1.3 组织保障54-55
  • 6.2 激励机制——教育主体发展的牵引力55-57
  • 6.3 动力机制——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推动力57-60
  • 6.3.1 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57-58
  • 6.3.2 建立素质教育导向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58
  • 6.3.3 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58-59
  • 6.3.4 建立素质教育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59-60
  • 6.4 评价机制——素质教育的指示性导向标60-62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特点研究62-70
  • 1 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62-63
  • 2 现代性与民族性统一63-65
  • 3 思想性与学术性相融65-67
  • 4 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67-70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时代意义70-76
  • 1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时代化的成果体现70-71
  • 2 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71-72
  • 3 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72-73
  • 4 有助于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73-76
  • 结语76-77
  • 参考文献77-79
  • 致谢79-80
  • 作者简历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平;;邓小平人才素质思想与新时期素质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2 任斌;黄丽华;;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特点初探[J];社科纵横;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8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