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特征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3-21 13:06

  本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特征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关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群体的心理研究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从业人员的素质、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从事该行业的动机等,很少对心理咨询工作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情绪劳动进行研究。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情绪劳动是指在咨询情景下,咨询师在与服务对象相互交流过程中,为了完成咨询任务,,采用情绪劳动的策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加工,以表达出适合咨询情景情绪的一种劳动方式。一些对其他行业情绪劳动的研究指出,情绪劳动会引发工作紧张感,适当的情绪劳动可以提高工作业绩和工作满意度,情绪失调会导致情绪衰竭。因此,探讨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情绪劳动特征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将有助于揭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特征和心理特征,为制定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成效的措施,以及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和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陈芸(2008)改编的情绪劳动量表,对浙江省高校的195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社会统计软件,借助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等方法,对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的维度、特点、个体变量差异以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获得如下几点重要的研究结论:(1)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是一个多维结构,由表层扮演、情绪表达要求、深层扮演、情绪多样性四个维度组成。(2)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情绪劳动投入很高,尤其表现在深层扮演、情绪多样性和情绪表达要求三个方面,表层扮演相对较少。(3)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在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拥有高级职称的咨询师情绪劳动投入高,尤其表现在表层扮演上,高级与中级职称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女性咨询师在情绪表达要求上显著高于男性;在年龄和咨询年限上,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情绪劳动及其各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4)总的来说,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具体来说,情绪劳动投入越高,越不容易产生低成就感;表层表演容易导致情绪枯竭和去个性化,从而导致职业倦怠;情绪劳动越符合情绪表达要求,越有成就感,且越不容易职业倦怠;更多的深层扮演可以提高成就感,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多样化的情绪表达可以提高成就感,减少职业倦怠。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师 情绪劳动 职业倦怠 特征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1
  • 1.1 问题提出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11-18
  • 2.1 情绪劳动的概念11-12
  • 2.2 情绪劳动的维度12-13
  • 2.3 情绪劳动的测量13-14
  • 2.4 情绪劳动相关变量14-16
  • 2.4.1 情绪劳动前因变量研究14
  • 2.4.2 情绪劳动结果变量研究14-16
  • 2.5 有关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的研究16-18
  • 2.5.1 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研究现状16
  • 2.5.2 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现状16-18
  • 3 研究设计18-20
  • 3.1 研究方法18
  • 3.2 研究对象18
  • 3.3 研究思路18-19
  • 3.4 研究工具19-20
  • 3.4.1 情绪劳动量表19
  • 3.4.2 职业倦怠量表19-20
  • 3.5 研究内容20
  • 4 研究结果20-28
  • 4.1 情绪劳动量表检验20-22
  • 4.1.1 情绪劳动量表的结构维度20-21
  • 4.1.2 情绪劳动量表的可靠性21
  • 4.1.3 情绪劳动量表的构念效度21-22
  • 4.2 正式测试样本描述22
  • 4.3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特征22-23
  • 4.4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个体变量差异23-27
  • 4.4.1 不同性别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及各维度的差异23
  • 4.4.2 不同年龄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及各维度的差异23-24
  • 4.4.3 不同咨询年限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及各维度的差异24-25
  • 4.4.4 不同职称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及各维度的差异25-26
  • 4.4.5 影响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的个体背景变量26-27
  • 4.5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的关系27-28
  • 5 分析与讨论28-33
  • 5.1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总体特征分析28
  • 5.2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各维度特点及差异分析28-31
  • 5.2.1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总体差异分析28-29
  • 5.2.2 高校心理咨询师表层扮演特点分析29-30
  • 5.2.3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表达要求特点分析30
  • 5.2.4 高校心理咨询师深层扮演特点分析30-31
  • 5.2.5 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表达多样性特点分析31
  • 5.3 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讨论31-33
  • 6 研究结论33-34
  • 7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9
  • 附录39-40
  • 附录 1:情绪劳动量表39-40
  • 附录 2:职业倦怠量表40
  • 附录 3:作者论文及科研成果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建平;谭新辉;范雯;;人口统计学因素对管理人员情绪劳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2 王莹华;许文彬;;探析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枯竭原因及应对措施[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陈晓宁;;高校青年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2期

4 王艳喜;吴海银;;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职业倦怠之探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邵昌玉;周宏;;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03期

6 杨林锋;余新年;范庭卫;;情绪劳动结构维度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尚秀华;;心理契约理论视角下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应对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8 陈丹丹;邢强;胡慧容;王壮旭;;监狱男性警察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的影响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9 鞠鑫;;职业自我概念、心理契约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3期

10 文书生;西方情绪劳动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师情绪劳动:特征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9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