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23 16:05

  本文关键词: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已经相当普遍。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身心的健康状况,而且会直接危害到学生的学业完成质量,甚至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在教师队伍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中学中年女教师又是一个极为特殊且重要的群体,对其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改编了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并通过了信度、效度检验。在对大连市6所中学的中年女教师进行了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后,得到如下结论:(1)中学中年女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较高,去个性化表现不明显,有较高的个人成就感。(2)月收入水平在情绪衰竭维度和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月收入3501-5000元的中学中年女教师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月收入3500元以下和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学中年女教师;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学中年女教师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中学中年女教师。(3)周课时数在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周课时在12节以上的中学中年女教师和周课时在8-12节的中学中年女教师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周课时8节以下的中学中年女教师;周课时在8节以下的中学中年女教师和周课时在12节以上的中学中年女教师的去个性化水平显著高于周课时在8-12节的中学中年女教师。(4)中学中年女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中学中年男性教师群体。(5)职称、学历、职务、教毕业班、班主任因素在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最后在调查问卷、访谈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中年女教师 职业倦怠 情绪衰竭 去个性化 个人成就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1
  • 一、问题的提出8-11
  • (一)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8-10
  • (二) 研究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必要性10-11
  •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11-13
  • (一) 职业倦怠11-12
  • (二) 教师职业倦怠12-13
  • (三) 中年教师13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13-19
  • (一) 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13-17
  • (二) 国内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17-19
  • 四、研究意义19
  • (一) 理论意义19
  • (二) 实践意义19
  • 五、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19-21
  • (一) 研究目的19
  • (二) 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结果与分析21-31
  • 一、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21-23
  • 二、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23-28
  • (一)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职称上的差异23-24
  • (二)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月收入水平上的差异24
  • (三)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周课时上的差异24-25
  • (四)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学历上的差异25-26
  • (五)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是否担任班主任上的差异26
  • (六)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是否担任行政职务上差异26-27
  • (七)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在是否任教毕业班上的差异27
  • (八) 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性别差异27-28
  • 三、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28-31
  • (一)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状况分析28
  • (二)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28-31
  • 第三章 :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31-44
  • 一、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31-33
  • (一) 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引发教师职业倦怠31-32
  • (二) 来自多方的压力诱发教师职业倦怠32
  • (三) 人际关系的失衡导致教师职业倦怠32-33
  • (四) 多重角色的冲突导致教师职业倦怠33
  • (五) 生理因素直接引发教师职业倦怠33
  • 二、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33-44
  • (一) 社会支持33-37
  • (二) 学校组织支持37-40
  • (三)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40-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附录1 中学中年教师教学工作状况调查表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马林芳;王贵林;;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计亚萍;张广济;;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研究——以吉林省地方高校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10期

4 徐尊英;;新形势下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5 闫丽英;;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5期

6 王莉;王俊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完美主义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7 孙连荣;李宇;;宁波市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孟庆玲;付丽丽;;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张敏;;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陈英敏;教师职业枯竭及压力缓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3期


  本文关键词:中学中年女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4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