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数学成就目标定向与数学学习焦虑、总体满意感以及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9:41
【摘要】:成就目标理论是当今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该理论提出后,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该领域展开了大量丰富的研究,在成就目标的影响因素、成就目标的作用以及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时至今日,成就目标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成熟的动机理论。但是,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结论不一致与研究薄弱现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将成就目标理论与数学学科结合起来,运用偏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考察了高一学生数学成就目标与数学学习焦虑、总体幸福感及数学成绩的关系,并在成就目标三分法结构下对学生不同目标组的效果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 (1)在数学学习中高一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了掌握目标,男、女生在成绩-接近目标及成绩-回避目标上没有差别。 (2)高一男生数学掌握目标高于成绩-接近目标高于成绩-回避目标;而高一女生数学掌握目标与成绩-接近目标无差别,并且都高于成绩-回避目标。 (3)无论男、女生研究都表明掌握目标是适应性的目标类型:高一男、女生数学学科掌握目标都与数学学习焦虑存在负相关,与总体幸福感正相关,男生的掌握目标与数学成绩正相关,而女生的掌握目标与数学成绩不相关;成绩-回避目标是非适应性的:高一男、女生数学成绩-回避目标都与数学学习焦虑成正相关,与总体幸福感成负相关,与数学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成绩-接近目标与这三个变量都没有显著相关。 (4)男生、女生所采用的目标定向组类型是不同的。男生数学低掌握/高成绩-接近/高成绩-回避目标组是最不利的目标组:他们的数学学习焦虑水平最高,满意感最低;掌握/高成绩-接近/低成绩-回避目标组和高掌握/低成绩-接近/低成绩-回避目标组(高掌握组)是最有利的目标组:他们的数学学习焦虑水平最低,满意感最高。对于女生,高掌握/低成绩-接近/高成绩-回避目标组是最有利的目标组:他们的数学学习焦虑水平最低,满意感最高;而数学低掌握/高成绩-接近/高成绩-回避目标组和低掌握/低成绩-接近/高成绩-回避目标组(高成绩-回避目标组)是不利的:他们的数学学习焦虑水平最高,满意感最低。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42
本文编号:2645634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4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宪华;中学生成就情绪特点及其与成就目标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5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4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