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通过孟子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心学的雏形;到了北宋,则由程灏开创了“心学”,后来又形成了陆王学派;到了明朝时期,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心学思想体系。王阳明心学作为一种从人的意识方面强调主体自我的思想体系,与我们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理论中吸取相关的思想营养,而且可以以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理论反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不足,以从中得到启发。本文选取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为研究课题,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阐发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如何借鉴王阳明心学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王阳明心学的意义。首先是因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受教育者很难发挥其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入脑入心等问题;然后分别介绍了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入心入脑、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二部分主要概括介绍了王阳明心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以及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前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为接下来的三部分内容作好铺垫。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王阳明心学内容中的“心即理”思想。首先文中主要论述了何为“心即理”思想,包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之后论述了“心即理”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启示分为四方面:贵在立志、对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注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以及用启发的方式进行疏导。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王阳明心学中“致良知”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首先论述了王阳明的良知说,然后具体论述了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接下来从三方面论述了王阳明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注重挖掘受教育者的本心,要在事上磨练,,要实行由表至里的教育。 第五部分论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首先论述了何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强调要在日用常行中达到致知,还提出了知行功夫的问题,最后论述了“知行合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包括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克服“知而不行”现象。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4
- (一) 选题背景10
- (二) 选题意义10-11
- (三) 研究现状11-13
- (四) 论文创新之处13-14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王阳明心学的意义14-18
- (一)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4-15
- 1、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14
- 2、 难于入心入脑14-15
- 3、 知行脱节15
- (二) 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15-18
- 1、 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15-16
- 2、 更加注重入心入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16
- 3、 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6-18
- 二、 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18-27
- (一) 王阳明心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8-20
- (二) 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20-24
- (三)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24-27
- 1、 心本体论24-25
- 2、 致良知25
- 3、 知行合一论25-27
- 三、 “心即理”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启示27-36
- (一) “心即理”思想27-30
- 1、 心外无物27-28
- 2、 心外无理28-29
- 3、 心即理29-30
- (二) “心即理”思想的启示30-36
- 1、 贵在立志30-31
- 2、 对受教育者一视同仁31-32
- 3、 注重受教者的差异性32-34
- 4、 用启发的方式进行疏导34-36
- 四、 “致良知”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36-44
- (一) “致良知”思想36-39
- 1、 关于“良知”说36-37
- 2、 致良知论37-39
- (二) “致良知”思想的启示39-44
- 1、 注重挖掘受教育者的本心39-40
- 2、 要在事上磨练40-42
- 3、 由表至里的教育42-44
- 五、 “知行合一”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44-49
- (一) “知行合一”思想44-46
- 1、 王阳明十分强调要在日用常行中达到致知44-45
- 2、 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功夫的问题45-46
- (二) “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46-49
- 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46-47
- 2、 克服知而不行的错误倾向47-49
- 参考文献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尔加;;论王阳明对《大学》的重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 龙光沛;;从孙应鳌《琐言》探其对王阳明心学之继承与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3 吕景琳;;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及其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4 伊丽娜;;王阳明良知的意蕴厘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俊昌;;修文阳明洞[J];初中生辅导;2006年07期
6 何静;;论王阳明对程颢心学的继承和发展[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04期
7 华建新;;王阳明心学美学对四明文学的影响[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田春园;余代洪;;浅论王阳明心学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08年06期
9 何浩X;;略论王阳明心学的崛起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否定[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10 刘立夫;黄凌;;试论王阳明心学教育思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昕;;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3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5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7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8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10 左婷;;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小梅;人性深处的璀璨光辉[N];贵州日报;2011年
2 记者 黄中朝、通讯员 肖波、张海蛟;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N];湖北日报;2004年
3 杨建勋 陈扶宁;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N];解放军报;2003年
4 记者 辛士红;全军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N];解放军报;2008年
5 陕西省军区 李云高;破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落实难的“瓶颈”[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勇;毕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专家组肯定[N];毕节日报;2008年
7 周维 姜军;武警黔东南支队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贵州日报;2009年
8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跨越凝聚力量[N];廊坊日报;2009年
9 孔祥新 柳建;增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活力[N];中国国防报;2009年
10 韩宏文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型钢厂;做好青工思想政治教育[N];长治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希福;三教本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薛青涛;明词与阳明心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李世凯;王廷相心性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8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骥;对王阳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继鲁;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武剑;王阳明诗歌论[D];苏州大学;2010年
4 范军娣;王阳明的心身之学[D];西北大学;2010年
5 吴兴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婷;王阳明“心学”音乐哲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艳洁;王阳明心学的现代教学意蕴[D];西南大学;2012年
8 朱洁;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洋艺;王阳明“觉民行道”的“外王”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谢良鹏;知与行: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