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生态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4:18

  本文关键词:生态德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自然环境问题的涌现,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各种文化元素的大量涌入,,使得德育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等也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也使得近些年来,生态学、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研究等一些生态视角的名词逐渐受到我国教育界研究人员的重视,特别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所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更是为学术界所熟悉。其认为“个体的发展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所在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它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之间环环相扣,彼此关联”。因此,笔者认为这个生态系统的环境与德育的关系便是生态德育所要研究的重点。于是,笔者开展了生态德育的研究,并且将这个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三个部分。 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为什么要研究生态德育,即分析研究的背景;什么是生态德育,对生态德育进行重新界定;怎样去研究生态德育,即介绍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研究的内容和架构,研究的范围和限制等。 第二部分是介绍生态德育的学理基础。包括生态学的原理,德育生态分析,以及生态德育对现行德育的改造和提升。 第三部分为生态德育的多元分析。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其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则介绍了国外生态德育的案例分析以及对我国生态德育的启示。主要选取了欧、美、日的三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为英国的“PSHE”课程案例,美国“品格教育”计划案例和日本“小小善意”运动案例。对各个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以及生态德育的视角分析,并各自简要介绍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我国青少年生态德育的开展提出了四点启示以供参考。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相当于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即提出了我国当前生态德育的实践课程设计构想,且主要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第一、隐形课程,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隐形课程。第二、学科课程,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融合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等。第三、活动课程。包括课堂活动课程,特色运动或计划等。且三个方面的实践策略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紧密关联的统一体。 第六部分则为本研究的结语。
【关键词】:生态 德育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文化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8-18
  • 1.1 研究背景8-9
  • 1.2 文献综述9-12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9-10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0-12
  •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12
  • 1.3 概念界定12-14
  • 1.3.1 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12
  • 1.3.2 生态德育的界定12-14
  • 1.4 研究策略14-18
  • 1.4.1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4-15
  • 1.4.2 研究的内容与架构15-16
  • 1.4.3 研究的范围与限制16-18
  • 第二章 生态德育的学理基础18-24
  • 2.1 生态学的原理18-20
  • 2.1.1 层次观18-19
  • 2.1.2 整体观19
  • 2.1.3 系统观19
  • 2.1.4 协同观19-20
  • 2.2 生态德育原理分析20-22
  • 2.2.1 自然生态与心灵家园的塑造20
  • 2.2.2 社会生态与道德危机的转化20-21
  • 2.2.3 文化生态与道德精神的建构21-22
  • 2.3 现行德育的生态学观照22-24
  • 2.3.1 加深对现行德育的生态系统认识22
  • 2.3.2 平衡现行德育的层次和结构22-23
  • 2.3.3 拓宽德育实践的方法和途径23-24
  • 第三章 生态德育的多元分析24-36
  • 3.1 自然生态的视角24-26
  • 3.1.1 自然生态德育的内涵24-25
  • 3.1.2 自然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25-26
  • 3.2 社会生态的视角26-30
  • 3.2.1 社会生态德育的内涵26-28
  • 3.2.2 社会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28-30
  • 3.3 文化生态的视角30-36
  • 3.3.1 文化生态德育的内涵30-32
  • 3.3.2 文化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32-36
  • 第四章 国外生态德育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36-46
  • 4.1 英国“PSHE”课程案例36-38
  • 4.1.1 课程项目介绍36
  • 4.1.2 生态德育的视角分析36-38
  • 4.1.3 不足之处38
  • 4.2 美国“品格教育”计划案例38-41
  • 4.2.1 计划项目介绍38-39
  • 4.2.2 生态德育的视角分析39-41
  • 4.2.3 不足之处41
  • 4.3 日本“小小善意”运动案例41-43
  • 4.3.1 运动项目介绍41-42
  • 4.3.2 生态德育的视角分析42-43
  • 4.3.3 不足之处43
  • 4.4 国外生态德育案例对我国生态德育的启示43-46
  • 4.4.1 注重德育内容的全面开展43-44
  • 4.4.2 注重文化生态的系统建构44
  • 4.4.3 注重生态公益心理的塑造44
  • 4.4.4 注重各面人员的协同教育44-46
  • 第五章 生态德育的实践课程设计46-60
  • 5.1 隐形课程46-50
  • 5.1.1 家庭教育的隐形课程46-47
  • 5.1.2 社会教育的隐形课程47-48
  • 5.1.3 学校德育的隐形课程48-50
  • 5.2 学科课程50-54
  • 5.2.1 德育课程教育50-52
  • 5.2.2 学科融合教育52-53
  • 5.2.3 地方和校本课程53-54
  • 5.3 活动课程54-60
  • 5.3.1 课堂活动课程54-58
  • 5.3.2 特色运动或计划58-60
  • 结语60-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 A:本杰明富兰克林古典特许学校品德教育校历66-67
  • 附录 B:电影中的友谊和美德67-68
  • 附录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毕世响;;德育学科的文化人种与道德人种意义[J];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2 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王玲;胡涌;粟俊红;柳小玲;;教育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林业教育;200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生态德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7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