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5:18
本文关键词: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部于3月份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规划了我国在未来十年中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并指出教育信息化在过去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依旧存在很大的挑战。中.小学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体,尽管已经不同程度地建设有校园信息化网络并实现内外网联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课程和教学资源,但信息化带来的学校和学生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规划》中针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并包括了相应的措施和任务。例如,其中提到要加快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要求加快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教师队伍的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并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作为绩效考核内容。由此可见,国家逐渐重视管理人员及学校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它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规划》中“学校信教育息化领导力“这个名词的提出,意味着学校信息化的领导力模式不再是”塔尖式“领导,还包括了其他管理人员、教师甚至学校全体师生,相比较传统的校长管理更符合信息化发展需求。校长是学校发展的主导,但管理层和教师在信息化过程中都发挥着自身的领导作用,他们共同组成了学校领导集体。因此,评价他们的信息化领导力就很重要,关系到信息化发展的顺畅与否,这也正是本研究的主题一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 本研究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初步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并以评价体系中的维度为基准设置问卷,分别以教师和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系数,更加完善初步的评价体系。由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文献分析阶段,主要内容为分析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研究成果,在比较基础上进行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校长层面和教师层面的维度划分,确定初步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由于校长和管理团队均属于管理层,因此我们将团队和校长合成为校长(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也即该评价体系由两部分构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第二,问卷调查阶段,根据初步提出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维度分别设置校长卷和教师问卷,主要目的是验证所提出的评价标准,并根据问卷收集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改。同时,在利用spss将问卷量化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通过AHP软件分析)最终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值。 第三,为保证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和准确,在问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辅以网络或学校的相关专业的专家调查对标准进行修改并确定权重,通过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权重加权确定最终的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权重。
【关键词】:信息化领导力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3;G47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1 绪论10-19
- 1.1 选题依据10
- 1.2 研究背景10-12
- 1.2.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10-11
- 1.2.2 学校持续性发展的需要11
- 1.2.3 个人提升需求11-12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1 研究目的12
- 1.3.2 研究意义12-13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案13-14
- 1.4.1 研究内容与目标13
- 1.4.2 研究方案13-14
- 1.5 相关概念界定14-16
- 1.5.1 信息化领导力14
- 1.5.2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14-15
- 1.5.3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构成15-16
- 1.6 理论基础16-19
- 1.6.1 系统理论16-17
- 1.6.2 集体组织领导力理念17-19
- 2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19-26
- 2.1 国内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19-22
- 2.1.1 校长层面的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19-21
- 2.1.2 团队层面的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现状21
- 2.1.3 教师层面信息化领导力指标体系研究21-22
- 2.2 国外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22-26
- 2.2.1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22-24
- 2.2.2 团队层面的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现状24
- 2.2.3 教师层面信息化领导力指标体系研究现状24-26
- 3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6-38
-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26-27
- 3.1.1 目的性原则26
- 3.1.2 有据可循原则26
- 3.1.3 可操作性原则26
- 3.1.4 导向性原则26-27
- 3.2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构成27
- 3.3 校长(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27-34
- 3.3.1 评价维度和具体指标的确定27-32
- 3.3.2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提出32-34
- 3.4 教师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的构成34-38
- 3.4.1 教师信息化领导力评价维度和具体指标的确定34-36
- 3.4.2 教师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提出36-38
- 4 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项目内容调查及数据分析38-59
- 4.1 前期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的确定38-39
- 4.1.1 调查目的38
- 4.1.2 调查对象的确定38-39
- 4.2 问卷设计39
- 4.2.1 校长卷设计39
- 4.2.2 教师卷设计39
- 4.3 问卷实施39-40
- 4.3.1 问卷发放及回收39-40
- 4.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40
- 4.4 AHP原理及yaaph软件介绍40-41
- 4.4.1 层次分析法40-41
- 4.4.2 yaahp(Yet Another AHP)简介41
- 4.5 基于AHP的调查数据分析及权重确定41-52
- 4.5.1 基于AHP的管理层面数据分析41-48
- 4.5.2 基于yaaph软件的教师层面数据分析48-52
- 4.6 信息化领导力调查认知现状分析52-59
- 4.6.1 校长(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认知分析52-56
- 4.6.2 教师信息化领导力认知现状现状分析56-59
- 5 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改进59-69
- 5.1 专家评价数据分析59-64
- 5.1.1 专家评价法59
- 5.1.2 专家组成员的选择59
- 5.1.3 专家调查管理者部分数据分析59-62
- 5.1.4 专家调查教师部分数据分析62-64
- 5.2 完善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提出64-68
- 5.2.1 加权计算64-65
- 5.2.2 最终评价体系的提出65-68
- 5.3 总结68-69
- 6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研究内容总结69-70
- 6.2 未来工作70-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Ⅰ74-78
- 附录Ⅱ78-81
- 附录Ⅲ81-83
- 附录Ⅳ83-8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颖民;;国外对中小学教师领导力问题的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2 王佑镁;杜友坚;伍海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与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24期
3 化方;杨晓宏;;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4期
4 郭为藩;;社会变迁与学校领导[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21期
5 李款;;教师领导力内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7期
6 谢忠新;张际平;;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4期
7 黎加厚;美国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1期
8 孙祯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与模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2期
9 肖玉敏;;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中小学校长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2期
10 张爽;孟繁华;;多维视野下的学校领导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