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业支持感知与学业倦怠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20:1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业支持感知与学业倦怠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愈演愈烈,员工的工作倦怠现象已经引起了组织管理层和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习竞争激烈、高付出低回报、缺乏支持等原因,很多学生同样出现了竞争意识不强和学习态度不积极等倦怠的现象。有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都来自国外,而国内对于学业倦怠的研究,大部分还是以文献综述为主,实证研究较少且多见现状分析和应对风格等方面的研究,这对改善我国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不利。 本文通过对以往企业情境下有关工作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发现组织支持感知对于员工工作倦怠有着负向影响的作用;结合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对学业倦怠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两个因素:自我效能感和乐观土义,都是心理资本的重要维度。因而提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支持感知和学业倦怠有着负相关关系的假设,并且以北京5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干余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量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数据,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学业支持感知和学业倦怠现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出的结论如一下: 1.不同学生的个人属性,对其心理资本、学业支持感知和学业倦怠有显著性差异; 2.学业支持感知与心理资本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3.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4.学业支持感知与学业倦怠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5.在学业支持感知对学业倦怠的影响中,心理资本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其中对情绪低落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对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最后,针对研究结果,从心理资本和学业支持感知两方面对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提出一系列建议,对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资本 学业支持感知 学业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45.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目的10-11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11-14
  • 1.4.1 技术路线11
  • 1.4.2 创新点11-12
  • 1.4.3 研究框架12-14
  • 2. 研究综述14-25
  • 2.1 学业倦怠的研究综述14-15
  • 2.1.1 学业倦怠的概念界定14
  • 2.1.2 学业倦怠的维度14
  • 2.1.3 学业倦怠的测量14-15
  • 2.2 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15-18
  • 2.2.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15-16
  • 2.2.2 心理资本的发展及维度16-17
  • 2.2.3 心理资本的测量17-18
  • 2.3 学业支持感知的研究综述18-20
  • 2.3.1 学业支持感知的概念界定18-19
  • 2.3.2 组织支持感知的发展19
  • 2.3.3 组织支持感知的测量19-20
  • 2.4 三者相关关系研究20-24
  • 2.4.1 针对企业的研究现状20-21
  • 2.4.2 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现状21-24
  • 2.5 小结24-25
  • 3. 研究设计25-30
  • 3.1 研究假设25-27
  • 3.1.1 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25
  • 3.1.2 学业支持感知与心理资本25-26
  • 3.1.3 学业支持感知与学业倦怠26
  • 3.1.4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26-27
  • 3.2 研究理论模型27
  • 3.3 研究方法27-28
  • 3.4 研究对象28-29
  • 3.5 测量工具29-30
  • 4. 调查结果及分析30-47
  • 4.1 量表的信度检验和一般描述性统计30-32
  • 4.1.1 心理资本量表的信度检验及描述性统计30-31
  • 4.1.2 学业倦怠量表的信度检验及描述性统计31
  • 4.1.3 学业支持感知量表的描述性统计31-32
  • 4.2 差异性分析32-37
  • 4.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32-33
  • 4.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33-34
  • 4.2.3 不同专业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34-35
  • 4.2.4 生源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35-36
  • 4.2.5 是否学生干部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36
  • 4.2.6 是否贫困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36-37
  • 4.3 相关性分析37-40
  • 4.3.1 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37-38
  • 4.3.2 学业支持感知与心理资本38-39
  • 4.3.3 学业支持感知与学业倦怠39-40
  • 4.4 回归分析40-47
  • 4.4.1 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验证方法40-41
  • 4.4.2 学业支持感知对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41-42
  • 4.4.3 各因素对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42-47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47-52
  •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47-50
  • 5.1.1 研究结论47-49
  • 5.1.2 建议49-50
  • 5.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50-52
  • 5.2.1 研究不足之处50-51
  • 5.2.2 未来研究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8
  • 个人简介58-59
  • 导师介绍59-60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张轶文;;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田喜洲;;我国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刘新荣;;基于组织支持理论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谢旭慧,孙营;高校女特困生的心态特征与心理资本富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2期

5 赵简;张西超;;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曹雨平;;减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支持[J];经济管理;2005年21期

7 许有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应对风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8 潘清泉;周宗奎;;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9 唐文清;范会勇;;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07年05期

10 程陶;李纳娜;桑轲;;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专业承诺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业支持感知与学业倦怠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84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