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正常与肥胖儿童心理健康、自尊及心理弹性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正常与肥胖儿童心理健康、自尊及心理弹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进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儿童肥胖者日益增多,使得肥胖儿童的比重逐年上升。一方面肥胖儿童的检出率由86年的0.9%发展到96年的2%,呈现出迅速的上涨趋势;,另一方面30%的肥胖儿童其肥胖状况持续到成年期,是成年人群中重度肥胖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来源。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标准,我国城市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此外肥胖问题成为了城市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另外,肥胖问题不仅成为影响儿童身体的形态、机能的医学问题,而且演变成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的社会问题,如今,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导致肥胖儿童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小学阶段,由于体态臃肿、动作缓慢、行动笨拙等原因,肥胖儿童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时常感到挫败感和自卑感,在同伴关系上产生问题。小学阶段正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的形成不仅仅会影响个体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的发展。 本论文就小学正常儿童与肥胖体重儿童在心理健康、自尊及心理弹性三方面发现问题,为今后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指导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曲阜市实验小学的174名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把他们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以Rosenberg自尊量表、甘怡群、胡月琴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为工具,对正常和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自尊、和心理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1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在心心理弹性中的目标专注维度、家庭支持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肥胖儿童的身体状况维度、家庭支持维度低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心理健康量表中无明显差异。 2男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中各个维度及总分都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 3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儿童在自尊、心理弹性各维度和整体水平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心理健康各维度和整体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 4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组儿童的自尊状况与心理健康总分上都存在显著性相关。肥胖组自尊与学习焦虑、孤独倾向与身体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肥胖儿童在自尊与心理弹性量表中的目标专注、家庭支持、身体状况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相关。 5男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过敏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性不同。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能够对今后肥胖儿童的教育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引起家长及学校对于肥胖儿童的关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肥胖儿童 自尊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25.5;G4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 引言8-12
- 1 问题的提出8-9
- 2 文献综述9-12
- 2.1 关于儿童肥胖儿童的研究综述9-10
- 2.1.1 单纯性肥胖的定义9
- 2.1.2 肥胖的诊断标准9
- 2.1.3 肥胖对儿童的影响9-10
- 2.2 关于自尊的研究综述10-11
- 2.2.1 自尊的概念界定10
- 2.2.2 自尊与肥胖症的研究现状10-11
- 2.3 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11-12
-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11-12
- 2.3.2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12
- 二 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研究程序12-15
- 1 研究对象12-13
- 2 研究工具13-15
- 2.1 BMI 诊断标准13
- 2.2 Rosenberg 自尊量表13-14
- 2.3 心理弹性量表14
- 2.4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14-15
- 3 研究程序15
-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15-18
- 1 年级分组与心理健康、心理弹性、自尊之间的关系15
- 2 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在各维度的差异比较15-16
- 3 心理健康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各维度的关系16
- 4 心理健康与自尊间的关系16-17
- 4.1 自尊高与自尊较低的儿童在各个维度上的 T 检验16-17
- 5 心理弹性与自尊间的关系17
- 6 性别在各个维度的 t 检验17-18
- 7 年级在各个维度上的 t 检验18
- 四 讨论18-20
- 1 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儿童在自尊、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上的的差异性18
- 2 性别在自尊、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18-19
- 3 年级在自尊、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19
- 4 肥胖组儿童和正常组儿童在自尊、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维度上的相关分析19-20
- 五 建议20-21
- 1 学校应开设多样课程,并且增加儿童户外锻炼时间20
- 2 家长应多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20-21
- 3 注重儿童情绪的发展、关注儿童情绪的控制21
- 六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4
- 附录24-26
- 附录一 Rosenberg 自尊问卷量表24
- 附录二 胡月琴、甘怡群中国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24-25
- 附录三 心理健康量表(MHT)25-26
- 致谢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庆武;肖水源;周少平;贺莉萍;李军;徐慧兰;周亮;;超重和肥胖对初中生自尊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03期
2 郭本玉,季卫东,范虹江;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羞耻与自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7期
3 马前锋,蒋华明;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4 田录梅,李双;自尊概念辨析[J];心理学探新;2005年02期
5 王四美;龚群;;儿童肥胖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34期
6 吕书红;儿童肥胖流行趋势及干预对策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8期
7 管国涛;周亚平;安祥美;何守森;李燕;倪晨曦;唐敬海;;山东省8市5岁以下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趋势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年07期
8 毛娟妃;林梅;;儿童肥胖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科技资讯;2010年13期
9 王斌,张洪波,徐刚,苏普玉,郑大同;6~11岁肥胖儿童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婷茹;肥胖与正常体重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华道金;儿童自尊感的人格教育价值及其保护与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瑜;孤独症患儿家长复原力及相关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嘉峰;外来工子弟心理弹性对自尊、社交焦虑加工偏向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正常与肥胖儿童心理健康、自尊及心理弹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9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