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记忆偏好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记忆偏好及应对方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尊一直是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大多是从自尊的高低水平上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高自尊都有良好的心理行为表现,高自尊内部也是有差别的。因此有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高自尊内部的不同进行研究,提出了高自尊的异质性假设。心理学家把其分为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其中稳定的、真诚的、一致的高自尊属于安全高自尊,与其相反脆弱的高自尊是不稳定、不真诚、不一致的。 本研究以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一致性作为区分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的指标,通过比较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在记忆偏好和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来考查高自尊内部的心理行为差异。 本研究以山东济宁周边中学初中生为被试,主要考察初中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从而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一通过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自尊测验选出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高的安全高自尊被试和外显自尊高内隐自尊低的脆弱高自尊被试,,然后进行记忆偏好测验,从而考查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记忆偏好特点。研究二是对选出的脆弱高自尊初中生和安全高自尊初中生发放应对方式问卷,从而考察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1)脆弱高自尊初中生对积极信息有记忆偏好,安全高自尊对积极信息没有记忆偏好。在限制时间情境和不限时间情境中脆弱高自尊都有积极信息的记忆偏好,而安全高自尊在两种情境中对两种信息的记忆都没有偏好。(2)安全高自尊初中生比脆弱高自尊初中生更多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脆弱高自尊初中生比安全高自尊初中生更多采用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自责这四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而安全高自尊初中生较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成熟应对方式,这说明安全高自尊的初中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关键词】:脆弱高自尊 记忆偏好 应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35.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文献综述9-21
- 1.1 自尊的研究9-14
- 1.1.1 自尊的定义9
- 1.1.2 自尊的类型9-10
- 1.1.3 自尊的测量10-14
- 1.2 高自尊的异质性的研究14-17
- 1.2.1 高自尊异质性研究假设的提出14-15
- 1.2.2 高自尊的类型和测量方法15-17
- 1.3 自尊的记忆偏好研究17-20
- 1.3.1 自尊的记忆效应理论模型17-18
- 1.3.2 自尊的记忆偏好的实验研究18-20
- 1.4 应对方式的研究20
- 1.5 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研究20-21
- 1.6 已有研究的不足21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21-22
- 2.1 问题的提出21
- 2.2 研究目标21
- 2.3 研究意义21-22
- 2.4 研究假设22
- 3 研究一 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记忆偏好研究22-36
- 3.1 研究目的22
- 3.2 实验假设22-23
- 3.3 实验程序23-26
- 3.3.1 被试23
- 3.3.2 实验设计23
- 3.3.3 实验工具23-25
- 3.3.4 正式实验25-26
- 3.4 结果与分析26-35
- 3.4.1 不同自尊类型的划分26-27
- 3.4.2 不同高自尊类型被试在两种不同效价信息回忆量上的差异27-28
- 3.4.3 不同实验情境中被试在不同效价信息回忆量上的差异28-30
- 3.4.4 不同高自尊类型被试在总体回忆积极性上的差异30-31
- 3.4.5 不同实验情境中的被试在总体回忆积极性上的差异31-32
- 3.4.6 不同高自尊类型被试在不同实验情境中对不同效价信息回忆量的差异32-34
- 3.4.7 不同效价词汇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34-35
- 3.5 讨论35-36
- 4 研究二 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的研究36-43
- 4.1 研究目的36
- 4.2 实验假设36-37
- 4.3 实验程序37-39
- 4.3.1 被试37
- 4.3.2 实验工具37-39
- 4.4 正式实验39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39-42
- 4.5.1 不同高自尊类型的划分39
- 4.5.2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39-40
- 4.5.3 不同高自尊类型的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的比较40-42
- 4.6 讨论42-43
- 5 综合讨论43-44
- 6 结论44
- 7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薇;英玉生;;浅谈高职生应对困境的方式及特点[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吕薇;英玉生;;高职生自尊与应对方式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杨秀清;;福清市初中留守孩应对方式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张惠;段兴华;;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及其对应对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张乾宁子;傅丽萍;杨静;;“90后”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8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9 马前锋,蒋华明;自尊研究的进展与意义[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10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娟;高自尊异质性现象与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晓慧;脆弱型高自尊个体的认知加工及其情感反应特点[D];宁波大学;2011年
2 施燕;异质性高自尊在认知加工偏好和自我妨碍策略下的差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佩;初中生外显和内隐自尊及其与学业压力的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瑜凤;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脆弱高自尊初中生的记忆偏好及应对方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0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