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S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SNS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高等院校中,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课堂教学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第二课堂的参与。第二课堂就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不受时空的限制,开展形式多样,逐渐成为素质拓展、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实现、潜能的激发、人格的重塑等方面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仍出现这许多问题与弊端,没有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功效。主要表现为:开展的形式单一,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拓展效果不明显,并且教学资源支持不够等。近年来,网络用户开始追求更加真实的应用体验,,于是SNS(社会网络服务)应运而生。在SNS社区中,用户是信息的创造者,所接收的信息都是相对真实的。 在SNS社区中开展高校的第二课堂,不仅增加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将自己的话题相关联,形成话题群组,然后群组管理者或者教师因人而异安排任务。群组成员协同完成主题活动,通过SNS社区还可以实时地交流沟通,最终将活动结果发布到社区中进行相互的评价改进。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对第二课堂、SNS的概念和国内外现状进行相关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抽象总结出一个基于SNS的网络第二课堂学习模式。 2.结合第二课堂所出现的某些问题和SNS社区的特点,构建出了一个基于SNS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理论模型。模型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是活动的发起、讨论和最终呈现的平台;线下是活动的具体实现。两者的结合即网络第二课堂的实现。活动的开展是以“话题-主题-问题-任务”为流程。在此过程中对模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突出学习者个性化在第二课堂中的实现。 3.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完成对基于SNS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的结构,划分出主要的功能模块。最后选择了ThinkSNS为开发系统,PHPnow为开发平台,以“网络第二课堂——网罗课堂外的知识”为名,设计开发了一个供开展第二课堂的SNS学习社区实例。
【关键词】:第二课堂 SNS社区 素质拓展 个性化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2.4;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SNS 的研究现状11-12
- 1.2.2 第二课堂的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13-14
- 1.3.1 本文的研究目的13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13-14
-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14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14-17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17-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20
- 2.1.1 SNS17-19
- 2.1.2 基于 SNS 的网络第二课堂学习模式19-20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0-23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0-21
- 2.2.2 学习组织理论21-22
- 2.2.3 群体动力学理论22-23
- 3 基于 SNS 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理论模型23-43
- 3.1 现状调研与分析23-33
- 3.1.1 第二课堂运行的现状调研与分析23-27
- 3.1.2 SNS 社区运行的现状调研与分析27-32
- 3.1.3 调查结果分析32-33
- 3.2 在 SNS 社区中开展网络第二课堂可行性分析33-36
- 3.2.1 需求可行性分析33-34
- 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34-36
- 3.3 基于 SNS 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理论模型设计36-41
- 3.3.1 基于 SNS 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基本要素36-38
- 3.3.2 基于 SNS 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理论模型38-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4 基于 SNS 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系统设计43-51
- 4.1 系统总体设计43-44
- 4.1.1 需求分析43
- 4.1.2 设计原则43-44
- 4.2 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44-47
- 4.2.1 功能模块45
- 4.2.2 群组模块45-46
- 4.2.3 活动模块46-47
- 4.2.4 成果展示、评价模块47
- 4.3 系统的整体架构47-50
- 4.3.1 前台应用模块48-49
- 4.3.2 后台管理模块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5 基于 SNS 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开发与实现51-61
- 5.1 开发系统和平台51-53
- 5.1.1 开发系统 ThinkSNS51-53
- 5.1.2 开发平台 PHPnow53
- 5.2 安装与配置53-55
- 5.3 系统主要功能界面55-59
- 5.3.1 系统主界面55-56
- 5.3.2 系统后台管理界面56-57
- 5.3.3 个人首页57-58
- 5.3.4 创建群组界面58
- 5.3.5 发布活动界面58-59
- 5.4 本章小结59-61
- 总结展望61-63
- 本文的工作总结61
- 未来的工作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5
- 致谢65-67
- 附录 A67-69
- 附录 B69-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籍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师角色转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2 周钰;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曹雪栋;张彦霞;;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4 贾胜利;;群体动力学理论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6期
5 王淑云;群体动力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闫幸;常亚平;;SNS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0年11期
7 陈乃林,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及其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5期
8 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商业时代;2008年20期
9 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06期
10 闵栋;刘东明;郭涛;;移动互联网SNS业务浅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艳霞;SNS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帅良余;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明凤;基于SNS的混合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丹丹;SNS在会议网站自动生成系统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3 黄晓萍;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支雅琼;中国SNS与网络社会真实化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王方芳;SNS虚拟社区的交往结构与信息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侯倩;关于我国SNS网站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吴景;SNS(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SNS的高校网络第二课堂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