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教养与幼儿社会偏好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0 11:23
目的:探讨正念教养、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偏好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正念教养问卷、亲子关系质量问卷和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对642名幼儿的父母进行施测。结果:(1)正念教养与亲子亲密呈显著正相关,与亲子冲突以及害羞、社交淡漠均呈显著负相关,与亲子依赖的相关不显著;亲子亲密与害羞和社交淡漠均呈显著负相关;(2)正念教养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幼儿的害羞和社交淡漠,还能通过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家庭类型的调节作用对幼儿的害羞和社交淡漠产生影响。结论:亲子关系在正念教养对幼儿社会偏好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家庭类型的调节,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正念教养对亲子关系、幼儿害羞和社交淡漠的预测作用更显著。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06)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正念教养问卷
1.2.2 儿童社会偏好量表
1.2.3 亲子关系质量问卷
2 结果
2.1 正念教养、亲子关系及幼儿社会偏好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念教养干预在中国家长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J]. 周晖,陈晓,范林林,苏岚颖,谢晓琳,林可秀,王雨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3)
[2]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孤独感: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 刘秋芬,袁晓娇,胡红彦,张茜,何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3)
[3]城市“二孩”家庭的养育:资源稀释与教养方式[J]. 徐浙宁. 青年研究. 2017(06)
[4]父母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独生与非独生的调节作用[J]. 肖雪,刘丽莎,徐良苑,李燕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4)
[5]正念父母心:正念教养理论、机制及干预[J]. 陈晓,周晖,王雨吟.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6)
[6]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分析[J]. 朱晶晶,谢庆斌,李燕,Robert J.Coplan,许玭,李青.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2)
[7]“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对年轻家庭亲子社会化的影响[J]. 风笑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 王云峰,冯维. 中国特殊教育. 2006(07)
[9]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 宗爱东,李丹.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9)
[10]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 陈欣银,李伯黍,李正云. 心理学报. 1995(03)
硕士论文
[1]“80后”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 潘文雅.天津师范大学 2017
[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害羞的影响研究[D]. 秦玲玲.河南大学 2016
[3]亲子关系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相关研究[D]. 申青慧.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7668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26(06)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正念教养问卷
1.2.2 儿童社会偏好量表
1.2.3 亲子关系质量问卷
2 结果
2.1 正念教养、亲子关系及幼儿社会偏好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念教养干预在中国家长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J]. 周晖,陈晓,范林林,苏岚颖,谢晓琳,林可秀,王雨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3)
[2]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孤独感: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 刘秋芬,袁晓娇,胡红彦,张茜,何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3)
[3]城市“二孩”家庭的养育:资源稀释与教养方式[J]. 徐浙宁. 青年研究. 2017(06)
[4]父母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独生与非独生的调节作用[J]. 肖雪,刘丽莎,徐良苑,李燕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4)
[5]正念父母心:正念教养理论、机制及干预[J]. 陈晓,周晖,王雨吟.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6)
[6]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分析[J]. 朱晶晶,谢庆斌,李燕,Robert J.Coplan,许玭,李青.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2)
[7]“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对年轻家庭亲子社会化的影响[J]. 风笑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 王云峰,冯维. 中国特殊教育. 2006(07)
[9]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 宗爱东,李丹.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9)
[10]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 陈欣银,李伯黍,李正云. 心理学报. 1995(03)
硕士论文
[1]“80后”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 潘文雅.天津师范大学 2017
[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害羞的影响研究[D]. 秦玲玲.河南大学 2016
[3]亲子关系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相关研究[D]. 申青慧.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7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97668.html